返回

第一百三十二章 报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摇摇头道:“印刷坊是固定投入,真正的成本是纸张、油墨和印刷投入,这竹下纸5文钱一张,成本约10文钱,卖的话,我打算卖12文钱,略贵了些,但稍微富裕点的百姓买得起,也只有他们识字。”

    宋代苏舜钦卖废纸案有过记载,当时三省纸每张价值20文,新管纸每张10文钱,竹下纸每张5文钱。但那是质量最好的官用纸,普通民间用的劣质大纸每张才0.115文。

    报纸采用的连史纸在当时就叫竹下纸,也称为竹纸,成本确实比较高。不过报纸本身受众就不是码头苦力,而是那些有闲心去茶馆喝茶的人。

    这些人俗称宋代的小康家庭,不是特别富裕,但家庭年收入在百贯以上者。也只有这些人识字,并且喜欢看诗词、,热衷于时局新闻,在市井里与别人聊天扯淡。

    报纸的出现显然会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并且这部分人与底层打交道最多,他们是整个汴梁的大多数群体,往往接受到了新知识,很容易通过他们传播给底层民众,从而进行舆论、政治、军事方面引导。

    所以在古代报纸没有出现,主要就是受众有限,成本较高。赵骏这前期投入基本就上万贯了,如果报纸不能一炮而红,在汴梁普及开来,以这每张接近10文的成本,怕是得亏死。

    两个人说着就已经到了后院。

    后院正忙碌着。

    目前正在排版,工人们把大小不同的活字进行排列,打算印成宽约两尺(63CM),长约三尺(95CM)的四开大字报。

    赵骏过来看了一眼,第一版本的报纸就是他自己设计。

    封面自然是最近汴梁最大的新闻——开封府和皇城司对黑恶势力重拳出击。

    昨天他就派人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发了过来,今天已经排版,里面除了关于无忧洞、鬼樊楼以外,还有官府最新捣毁的其余黑社会团体新闻。

    内容是介绍这些人怎么祸害百姓的,里面很多活生生的例子,然后就是鼓励百姓举报之类。

    背面分为四个板块,有诗词区,花边新闻区,还有广告区以及区,只是广告区和区目前是空白,上面写的是诚招广告商以及欢迎投稿之类。

    本身报纸这个东西需要时效性,但每天哪那么多新闻?

    所以赵骏打算目前先开一期,看看市场效果,随后再邀请一些像欧阳修、范仲淹这样的人在报纸上撰写文章,先暂定七天一期,另外六天收集新闻,广而告之。

    “嗯,做得不错。”

    赵骏看到排版效果挺好,满意地点点头道:“等第一版本印出来,先送过来让我看看,等确定,没有地方要修改,就正式刊印。”

    孟承起笑道:“虽说这印刷坊已经不是我的了,但冲着这诗词,我保证给赵公子办得漂亮。”

    “东家做事我放心。”

    赵骏也笑了起来。

    孟承起就开玩笑道:“现在我不是东家了,公子是东家,对了,公子住在哪里,我估摸着明天第一版就能印出来,到时候我给公子送过去。”

    “就送到皇城司吧。”

    赵骏随口道。

    “皇城司?”

    孟承起以为自己听错了,诧异道:“是东华门的皇城司吗?”

    现在皇城司已经在城北和城南开了两家分店,一个北镇抚司一个南镇抚司,所以他才这么问。

    赵骏点点头道:“是的。”

    “额”

    孟承起就有点慌了,哆哆嗦嗦道:“这东华门是皇宫大门,我一个平民百姓,怎么进得去?”

    “没事,到时候你就说是我让送过来的就行。”

    赵骏笑道:“对了孟东家,上次跟你说的事情考虑得怎么样了?我今天跟李相见了一面,他身体不太好,我让他回家休养一段时间,不用上值,到时候你直接去李相府邸找他聊聊,就说是我说的。”

    孟承起就更慌了,不自觉低下了头,试探性问道:“不知道赵公子.到底是做什么的?”

    “哦。”

    赵骏想了想道:“上次只是告诉伱我叫赵汉龙,倒是忘了跟你说,我叫赵骏,字汉龙,目前是政制院知院兼皇城司知司。”

    孟承起:“.”

    “好了。”

    赵骏见印刷坊做得不错,就拍了拍孟承起肩膀道:“下午我还有点事,印刷坊的事情就麻烦给你了。”

    孟承起勉强挤出个笑容,态度分明恭敬起来,低眉顺目道:“是是。”

    “那我就先走了。”

    赵骏转过头离开,只留下孟承起在院中呆立。

    这位大佬。

    真的没有骗他。

    说打算改革粮食制度,就要改革啊。

    下午有点事,8点多才回来。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