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名气、论受众、甚至论发行量,孙小头都不如袁大头。
“嘿嘿,张馆长伱有所不知……”
小骆厂长非常坦诚,引张扬和何馆员坐下后,直接从抽屉里摸出了两枚样币。
形制正是1927年铸造的银元。
图案看起来是普版,磨损很自然,如果是真品的话,价格只比袁大头略低,估计在700左右。
张扬拿在手里仔细的看了一下,很快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两枚孙小头,一真一假,币面都存在砂眼和流银线,边齿还有浇铸口的缺口。
只看外表的话,还真看不出来太大的区别。
“你卖的孙小头,都是翻砂浇铸的银元?”张扬突然想通了一切。
“没错。”小骆厂长自豪的点点头,“冲压的银元就图一乐,就算做的再好,因为机器的模具是新的,再怎么做旧,压铸出来的东西都很难卖高价……”
据小骆所说,机器压铸的银元,不管是坐洋,还是他们后来开发的袁大头、光绪龙洋等等,都需要线下的渠道帮忙销售。
这就涉及到一个让利幅度的问题。
那些活跃在一线市场的骗子、古董商,对于这些“一眼新”的机器银元,货源有很多选择的余地,所以不可能按市场价买货,为了卖出去,银元厂出去的银元,大部分都要打五折甚至三四折。
人家承担的风险太大了,而且也不好卖。
对于骆厂长他们来说,正常情况下,一枚机制的银元,除去材料钱和工本费,也就能挣个三十到八十块钱。
利润真就和卖工艺品没区别。
但翻砂浇铸就不一样了,这是传统手艺,而且是用正版银元做的模具,稍微打磨一下,就和真品没区别。
不仅商家愿意高价进货,甚至骆厂长他们自己就能拿出去卖。
一枚翻砂浇铸的孙小头,批发能赚两百多,零售更是能挣四百多。
“最妙的是什么,馆长你知道吗?”
小骆厂长还在卖关子,旁边的何馆员已经听得痛苦的捂住了脸。
“是什么?”张扬非常配合的问道。
“其实在近代,本来就有翻砂浇铸的孙小头,而且数量还不少哩。”
“藏家们都下意识的认为,翻砂浇铸工序很麻烦,效率很低,造假不会用这种方法,所以银元上面的浇铸口成了他们判断东西是不是真品的依据之一。”
“殊不知,我们早就实现了流水化生产……”
张扬听完,放下手中的样币,非常认真的鼓了鼓掌。
“这个想法,是骆老师想出来的吗?”
“不是,都是我的主意。”小骆厂长颇为自豪的答道,“我以前是互联网产品经理,后来回来给伯伯帮忙,负责银元销售的板块。”
“我发现国内的银元早就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这时候没有特点的产品,是很难销售出去的。”
“大家都不爱买,利润率高也没用,商品卖不出去就是白扯……”
“学到了。”张扬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那咱们销售这种翻砂铸币的营收,加起来大概有多少呢?”
“这几年加起来应该有个三千万左右。”
“嚯,不错啊。”
张扬一边点头,一边在心里思考一个问题:
送出去三千万、外加一个大侄子,把自己的工厂洗白,这个方案骆老师会不会考虑啊?
卡文了,今天就一章,明天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