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其实玻尔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打不过就加入。
在这次的科莫会议上,其他大部分参会的物理学家们,都把目光和心思投入到了陈慕武带过来的粒子加速器上,纷纷心动这种改变了核物理学发展研究方向的新型实验器材,都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花大价钱给自己所在的大学或者实验室里带回去一台,或者是看回去之后,能否根据陈慕武手下赵忠尧和考克罗夫特在《物理学年鉴》上发表的论文,从蛛丝马迹当中参透粒子加速器的奥秘,自己动手仿制一台。
只有对自己动手做实验不怎么感兴趣的玻尔,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各个国家各所大学,这次来到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们,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带队,跟着他们一起来的,也都是在物理学上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绩的中年人、中坚力量。
唯有自己老师卢瑟福所在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他干脆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自顾自地回了新西兰,把在他不在剑桥期间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以及来科莫参加会议的这一大摊子事,全都推给了自己的师弟陈慕武。
和陈慕武一样,玻尔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来的。
当时领完诺贝尔奖以后,由嘉士伯基金会出资在哥本哈根修建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大楼在同一时间竣工,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授,一跃成为研究所的主任。
玻尔当时完全就和陈慕武一样,哪有丝毫的管理经验?
研究所内的管理工作,完全就是他在摸着石头过河。
接手初期,大大小小的笑话玻尔闹过不少。
陈博士年纪轻轻,之前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管理经验,却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滴水不漏,比他自己当时要强的太多。
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玻尔注意到了围在陈慕武身边的那批年青人。
他之所以要申请经费建设理论物理研究所,其初衷就是想要替自己的祖国丹麦,在物理学研究方面培养一些将来能够接班的年青人。
但后来因为丹麦的人口实在是不多,对物理学感兴趣的年青人也就少之又少,再加上玻尔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了一面插在北欧的旗帜,吸引到了很多有志于在物理学上更进一步的欧美年轻学者。
所以这就让玻尔借坡下驴,把这间本意是为自己国家培养人才的研究所,转变成为了物理青年学者的聚集地,为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刮起了一股青春风暴。
现在问题又来了,自己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全是青年人,而陈慕武身边跟着的这些剑桥学生,同样也都是青年人,师兄和师弟两个人再一次撞了车。
而且如果按照平均年龄来看的话,陈慕武那边的年青人,比自己这边的还要再年轻一些。
只是年龄从来不是事情的借口,年轻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物理学研究水平低。
相反在这次的科莫会议上,引起了广大参会人员重视的两项成果,还全都来自于卡文迪许实验室,陈慕武和他手下的团队。
这个团队不断涌现新成果,而且还充满着年轻的活力。
在玻尔的眼中,这样一个团队未来对青年学者的吸引,绝对会超过他的理论物理研究所。
甚至别说是未来了,就现在这个情况还不够明显吗?
自己最钟意的一个助手,还是目前德国中最天才的一个青年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他都已经被陈慕武迷得神魂颠倒,不光是去了剑桥大学之后一去不复返,就连离开剑桥回国过圣诞节和新年,1927年都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他还不肯再返回哥本哈根。
他又不像他的师兄泡利一样,在首都的柏林大学谋到了一个教授职位,回到德国妥妥就变成了一个无业游民。
玻尔还在科莫会议上,全程都看到了海森堡和剑桥那个狄拉克,还有哥廷根大学的冯·诺依曼一起做的有关量子场论的那个宣讲,那三个年青人站在台上,在一起配合的很默契。
上述种种情况加到一起,玻尔总觉得海森堡再次回到哥本哈根跟着自己做研究这件事,似乎不太乐观。
等他回到丹麦以后,估计就要着手尝试招收一个新助手,或者是在研究所的那帮学生里随便挑一个上来,帮自己写论文了。
理论物理研究所才辉煌了没几年,就被自己师弟陈慕武为首的剑桥帮给抄了过去,玻尔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当然比起个人的得失荣辱,玻尔这个人还是对物理学的热爱更多更深沉一些。
他也隐隐羡慕剑桥大学这帮年青人聚在一起研究物理学的这种美好氛围,也有些好奇他们是如何取得了这么多的研究成果,是只靠陈慕武一个人,还是说大家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探讨。
可玻尔总不能说抛下哥本哈根的那一大摊子,再次返回剑桥加入陈慕武他们当中。
而他又不想被陈慕武越落越远,所以思前想后,玻尔才想到了这么一种用电报发送论文的方式。
美其名曰是能够让哥本哈根和剑桥两地的学术交流更加方便,但真实意图,就是想要在第一时间就能获得陈慕武身边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勉强让这两个地方的物理学研究,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连玻尔这个哥本哈根学派的中心人物,现在都持有这种态度,那似乎就基本上可以宣告,在上辈子很有名的“哥本哈根学派”,这辈子似乎将要不复存在,或者说连建立都不会建立,出现都不会出现了。
但玻尔心中的真实想法,没有对陈慕武讲出来。
陈慕武也就不知道,玻尔心中现在充满了对理论物理研究所前途的悲观想法,单纯地以为自己这个师哥确实是想找到一种能用电报发送物理学论文全文的方式。
然而,玻尔交给陈慕武的那几张纸,毕竟是他在短短几天的会议进程当中所想到的,还有很多不完善,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在陈慕武的眼中,这姑且只能算是一种TeX的雏形,离后世那种非常完善而且被广泛使用的LaTeX,更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玻尔教授,您的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但是我能看得出来,因为时间匆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没能做到最完美。
“不如这样,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