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承 人生何必处处“艳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王承是个神秘的人物,爷爷和父亲是声名显赫、叱咤风云的王昶和王湛,儿子和孙子是后来更有名的王述、王坦之。

    王承自己被当时的人广为推崇,谢安四岁的时候曾经被认为有王承的遗风而出了大名。但是他在历史里却安静得几乎销声匿迹。

    写历史的定律有时候和写小说差不多,不去浓墨重彩的内容不一定不重要,但一定缺少惊心动魄的戏剧性。有料的历史人物一定要毁誉参半,或者被政敌斗得命悬一线,或者干脆就郁闷而死。但是王承显然缺少这些看点。他华丽,但是低调。

    王承是太原王氏的继承人。在他的年代,太原王氏总是被拿来与琅琊王氏对比。琅琊王氏因为王羲之父子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更为人熟知。但太原王氏却从魏晋一直兴旺到隋唐,从曹丕时期的散骑侍郎、兖州刺史,到曹睿时期的关内侯,一直到唐初,依然是有名的“七姓十家”之一。琅琊王氏的华丽优雅像是爱马仕的丝巾,一针一线的精致让人禁不住顶礼膜拜;而太原王氏的华丽低调如同普拉达的旅行包,看上去是朴素的纯黑色没有任何装饰,却在笨拙间透出一种无法复制的矜持典雅。

    王承是一个低调踏实的人,是魏晋名士中少有的优秀的地方长官。他是在东海太守的任上出名的,所以后来人总喜欢叫他“王东海”。

    东海在山东至江苏一带。王承在东海因为两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所显出的宽容而被广泛赞扬,成为“名流”。曾经有一个小吏偷官府鱼池里的鱼,结果鱼没吃到惹了一身腥——被发现了。人被捉到王承面前,王承想着为这种小事翻律书惩罚人家很无聊,却也要引经据典讲点道理。于是用当时流行的“春秋决狱”的方式引用了一个典故:据孔老夫子说,周文王的苑囿可以让百姓随意进出,里面的野兽和池鱼可以让百姓随意取猎。现在,人家不就是钓一条鱼吗?朝廷应该有向周文王学习的度量。于是就把偷鱼的小吏放了。另一件事情,是晚上宵禁。城门下钥之后有人想要强行出城结果被逮住,王承一问,原来是晚上读书放学迟了,想要回家。读书人的事情偷都不能算偷,何况人家是因为一心好学呢?王承又说,这是个宁越一样的人物啊,赶紧好好送回家去,弄不好将来能成为帝师。

    王承这一套宽容的执政方略直接影响了后来在江南执政的王导。这种小错不罚、大错小罚的方针在社会动荡的时候是团聚人心的特效药。所以在“太原王”与“琅琊王”互掐,争谁是第一家族的时候,琅琊王氏的继承人王导不仅没有对王承处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