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9章 战后复苏:隆庆帝的献身(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而官员们,也想要政绩,但枪打出头鸟,就怕同行举报。

    一个官员,把一个城市搞富裕了,那肯定要得到表彰,并且会不断升迁的,可这个官员一定会遭人眼红,很多人会跑来这学习,实际上就是找茬。

    而下面的人本身就恨你,你政绩是有了,我们工资降了呀,肯定讨厌你。

    所以,这个官员没好。

    就算伱披荆斩棘,过了这一道道难关,朝廷知道你有这个能力,内阁就会钦点你去其他不富裕的城市,继续繁荣这个城市,繁荣那个城市,你就充当灭火队员去吧。

    升迁肯定是能的,只要你能经得住考验,升迁肯定没问题,过不了几年就能跃居中枢。

    张居正就是这么上来的。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张居正。

    所以,他在地方十四年,就爬上来了,简直是坐火箭一般上来的。

    三十七岁就当首辅了。

    这是大明最年轻的首辅。

    看完他的履历,就会发现他是开挂了的人生。

    他太了解地方了。

    地方什么鸟样,他太知道了。

    所以,他知道这个政策,一定能够让地方恢复元气,他不怕得罪人。

    地方还不愿意,其实还有一个因素。

    就是地方不愿意接受朝廷的任务,难办,还没啥油水,如果办不成,就要遭到处分。

    从景泰年间,大明就是严格的赏罚制,升迁绝对不看人品,不考验私德,就看功绩,做得好不好,只要经得住几轮考察,确定功绩是真的,那么就一定会升迁。

    这些年,吏治不停完善,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朝廷对地方的掌控程度,是极为恐怖的。

    尤其有了电灯、电话、电视之后,阁部六寺所有高官对自己划区管的省份,小到一个科长,大到布政使,都要了如指掌。

    这就很可怕了。

    正常地方小官,是见不到朝廷大员的。

    可大明的官员,就算是地方科长,都要入京述职。

    想不到吧?

    一个小科长,每隔三年就要去京师,把自己的工作成果禀报上去,朝中会有人按照京察的政绩审核单来核对的。

    同时,还要看看有没有举报信,且要看查实的举报信。

    每一次述职,是几个部门联合考核的,考核合格的,才能继续干下去,不合格的,那就前途未卜了。

    能当上科长的都是进士,他们是懂政治残酷的。

    这是景泰六十九年的政策,是朱见漭等内阁成员提出来的,整个成化朝都在使用,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国策。

    诚然,会增加政治成本,可是,如此一个庞大的帝国,连这点小成本都负担不起吗?

    别以为小科长没用,真正和基层打交道的,往往是这批人。

    朝中官员,必须对这些科长的功绩、能力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不要随便提起来一个人,你满脸懵逼,说自己不知道,那你的官职就干到头了。

    这是大明统治地方的直接体现。

    而且,皇权早就下乡了。

    每一个村子,都是大明直接统治的,朝廷可谓一呼百应,整个大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逃出朝廷的眼睛里。

    这也是张居正,敢用这个政策的原因。

    朝廷对地方的统治,难以想象的牢固。

    地方不愿意也没有反对的权力。

    这是国策。

    为了恢复战后经济,恢复百姓信心。

    说来说去,他对二战也感到十分憋屈,明明到手的胜利果实,生生拱手让人,他对隆庆帝就两个字评价,沙比。

    民间极致不满,他能理解,毕竟说好的,大家一起分肉吃,结果肉没吃到,不分了。

    还告诉民间,想富裕靠自己,咱们自己再干起来。

    去你吗的吧!

    我们是倾家荡产投资给了朝廷,咱们一起去打仗,开拓世界,拿到战争赔款,把钱连本带息还我。

    等于说,咱们都是股东。

    你这个董事长可倒好,明明赢了,却签下丧权辱国的和约,磕不磕碜啊!

    现在回过头来,让我们重新干,去你吗的吧!

    天下人都想指着隆庆帝鼻子骂。

    也就隆庆帝没敢葬去地方,不然骨灰分分钟被扬。

    连张居正都想给他扬了。

    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啊,只要你伸伸手,就摘到了啊。那是我亲手打下来的战果啊,你是一点都不珍惜啊。

    至于大战过去八年了,还用我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民间会骂成这样?

    换我,我也骂娘啊。

    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你变成炮弹给打光了,然后不承认了,你要点脸不啊!

    说好合伙做生意的,你却把合伙人踢了,朝廷信誉不要了?皇家信誉不要了?

    你能不能当个人啊!

    张居正上来,还是为民间百姓做点实事的。

    这次进行楼改墅,就是为了恢复战后经济,平息百姓的怒火,让百姓将精力回到生活上。

    虽然朝廷在耍流氓,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是真没钱了。

    百姓没收到钱,朝廷收到了?

    也没有啊!

    有就给发了啊。

    都怪那个沙比隆庆帝!

    那和约究竟怎么想的就签呢?

    脑袋有大病吧!

    不签又如何,大不了再打三年,大明都穷成这样了,怕啥呀,打啊。

    还搞什么Z26国,他们都是大明的藩国啊,有资格和大明平起平坐吗?

    张居正都搞不清楚隆庆帝脑袋里面装着什么。

    是屎吗?

    老朱家怎么冒出这么一个废物呢?

    嘉靖和隆庆,真是一对下头男。

    把大明葬送了。

    张居正真想给隆庆帝两个耳光。

    当初他想直接撤皇帝制,自己当总统,就是因为隆庆帝不行,他担负不起大明大家长的身份,担不起皇帝这个位子。

    别说和世祖皇帝比了,就是孝宗、武宗皇帝也比不了啊。

    他想自己干。

    结果他也就想一下。

    哪怕大明干出这么恶心事,也不是他能掀翻的。

    民间不满归不满,只能说朝廷某人无能,而不是大明不行,大明是很行的,不至于因为这点事就造反,大家对大明还是抱有非常好的印象的,不至于希望自己的国家乱套了。

    再说了,朝廷没说不还钱啊,钱还是有保障的,早晚会还的,这是肯定的。

    如果大明没了,我们的钱可不打水漂了?还是拉倒吧。

    朝中也是,不满也是不满隆庆帝。

    当初隆庆帝耍小孩子脾气,非要弄死张居正,这些人死保张居正,就说当今圣上,朱常治在养心殿门外跪了三天三夜。

    今时今日,张居正敢说出他有当总统的野心,当年那些保他的人,分分钟干死他。

    就说戚继光,也受到了侮辱。

    可张居正让戚继光跟他造反吧,戚继光立刻把他押解中枢,然后揪下他的脑袋当球踢。

    那是隆庆帝对不起他,当今圣上对他还是非常好的,再说了,戚继光没造反的想法好吧?

    戚继光也是自己撂挑子,万历帝登基之后,就立刻恢复他全部职务,是他自己不干的。

    而且,他在大牢里也没受委屈啊。

    他现在都怀疑,那是隆庆帝和当今圣上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就为了收服他戚继光、徐光启、俞大猷、李成梁这一班武将的心。

    因为七十多岁的隆庆帝,之前一直有美名啊,怎么忽然就这么糊涂了呢?

    抓张居正就抓了呗,抓他干啥啊?

    他当时都是懵逼的。

    他全族都是懵逼的。

    然后扔进大牢里好吃好喝供着,直到万历帝登基后,就把他请出来,高官厚禄给他。

    这不是帝王心术嘛。

    用一个人,先把他踩在泥里,等着老皇帝一死,新帝登基,立刻把他请出来。

    越看越像啊。

    隆庆帝闹了一年多就死了。

    是不是他早就有死亡征兆,给儿子铺路,就先得罪死这些能臣武将,等到他死了之后,让新帝把他们启用,这班人还不感激涕零?

    这玩意越琢磨越是这个道理。

    不止戚继光这么想了,连张居正也是这么想的。

    隆庆帝的性格转变太快了。

    隆庆帝特别怕死啊,之前苟在宫里十几年,一直在沽名钓誉,得到巨大的美名,有教书皇帝的称呼。

    忽然就变了,变得让人猝不及防!

    可是,隆庆帝舍得拿二战的战果当筹码吗?

    把他张居正踩在泥里,比二战的战果更大?

    其实,张居正没想明白一件事。

    世界大战,是所有国家都参战了,各国都在榨干元气,所谓的战争赔款,真能拿到吗?

    那些国家拿什么给啊?

    根本就没有嘛。

    既然战争赔款都没有,战果在哪呢?

    大明得到的领土,没丢啊。

    独霸东亚,包括夏威夷,仍旧在大明手里呀,大明还得到了亚丁湾上的军事港口,可以说大赚了。

    其他东西,根本得不到啊。

    可是,在战争之初,大明可承诺了民间很多东西呢,无论战争打到什么地步,都无法兑现承诺了。

    还有就是世界霸主的声誉,都需要有人背锅的。

    战争打成这样,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政治利益出发,必须得有一个人背锅。

    让张居正背锅,可能吗?

    他有金身傍身的,那么多军功在身上,怎么可能背锅呢?

    而其他人,明显资格不够。

    唯一够资格的人,就是隆庆帝。

    如果他不背锅,就得让战争延续下去,过几年让他的儿子万历帝背锅。

    可大明是要传承的呀。

    他已经土埋半截了,快死了。

    他儿子还要延续国祚的呀。

    万历不能背锅,就得他隆庆帝来背锅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成这样,全民的钱都打没了,还没得到预期战果,国内外都是一片不满的声音,就必然需要一个人出来背锅。

    隆庆帝,就恰如其分的昏庸无道了。

    他忽然清算张居正。

    抓捕戚继光等人,放任战争战败。

    同时给大明留下一个烂摊子。

    可是,这个烂摊子是他留下的吗?

    不,是战争造成的必然结果。

    可百姓并不知道啊,百姓还等着分钱呢,忽然告知不分钱了,他们会不会造反呢?一定会的!

    而且,他们也不懂什么是不是战争遗留下来的烂摊子,他们就知道我们的钱没了,我们利益受损了,你就不是好皇帝。

    这才是小人物的心思。

    隆庆帝必须去背起这个黑锅。

    背起来,他成为历史罪人,他儿子就放松了,皇帝制就能继续下去,他错了但他已经死了,他的儿子会极力弥补他的错误,这是一个好皇帝该做的事情。

    他隆庆帝被千夫所指又如何?

    皇位顺利传承了。

    这才是他的核心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管再打多少年,都是一样的结果,而且越拖大明损失越大,越是极难恢复元气。

    这是他最早就预见的事情。

    所以,隆庆帝耍了所有人。

    他忽然变脸,借机抓捕张居正,逼迫第二次世界大战停下来,然后主动背起黑锅,让世人千夫所指。

    并且,将所有能臣名将都给下狱,等着他的儿子解救他们,让他们感激自己的儿子,感激大明。

    而百姓没得到的那份,骂名就他来承担起来吧。

    这才是真相。

    而这个秘密,只有万历帝一个人知道。

    另一个知情人,冯保,已经去世了,他随隆庆帝殉葬了。

    一直到今天,没有人想到,隆庆帝能大无畏地为了大明献身了,在戏曲中他只会以小丑的方式出现。

    因为他是被吓死的,却不知他是肺结核引发的肺癌,早就命不久矣了,他是注射药物死亡的,不然太痛苦了,伪造成了吓死的模样。

    就是为了让这个局,变得更加真实。

    现在,天下人都信了。

    还好……

    万历帝眼角流出一滴泪水,大明皇帝要随时做好为国家献身的准备,也要做好为皇位献身的准备,皇位、皇权都不能丢!这是祖训!

    白天还有,时间大概四点前

    进群 927283491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