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86:更多的行业,更多的人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学。”

    赵允让闭眼想了想那些知识点,苦笑道:“确实是,你这人……这个坑挖的好大,竟然要把天下人都给埋了。”

    秦为淡淡的道:“顺手做个事罢了,反正你也学了不少,世英那边更是……说到他,他该到了吧?”

    庞世英的杂学造诣颇深,充分体现了自己智商上的优越感。

    赵允让也有些想念庞世英了,他觉得自己和庞世英在一起,那主意就一个比一个厉害,真是好搭档。

    “差不多了。”

    秦为却觉得他们俩要是凑到一起,不知道谁又要倒霉了。一个腹黑,一个满肚子阴谋诡计……

    庞世英是跟着裘书玄去了江南,第一站就是杭州。

    他们并没有急着就任,而是沿途欣赏了不少名山大川,今日方才来到吴山。

    吴山不高。

    “怎么这么矮?”

    庞世英负手看着前方的吴山,说道:“前几年在父亲的藏书中看过一本杂记,上线记载吴山秀美壮丽,今日看来也不过如此。”

    天色微沉,吴山上郁郁葱葱,拾级而上,凉风阵阵袭来,不禁心旷神怡。

    杭州知州冯遇在侧前方一马当先。

    他不时和裘书玄说几句话,面色却不大好看。

    冯遇回身看了神态从容的庞世英一眼,严肃的脸上多了些冷意。

    “这位是……”

    杭州是大州,而且冯遇还兼着市舶使的职务,大抵就相当于后世的杭州市长,兼杭州海关和港口的总负责人。

    位高权重的冯遇自然看不上这个年轻且倨傲的庞世英,所以语气不怎么好。

    裘书玄低声道:“这位姓庞,乃当朝枢密使庞籍、庞相公家的衙内,此次跟来,只是想见个世面。”

    “原来如此!”

    怪不得如此眼高于顶。

    有个做枢密使的爹,别说在杭州,就是在京城也能横着走了。

    至于见世面……没啥,想见就见,只要给他不找闲事儿,他也乐得给庞籍一个面子,不过这少年却有些狂傲了。

    这不好……

    冯遇的面色好看了些,说道:“少年人要谦逊。”

    庞世英愕然,看了裘书玄一眼后,就拱手道:“是,冯知州所言甚是。”

    他看着很是诚恳,让冯遇的心情一下就好了起来。

    人要怎么显示自己的权威?教导后进是个不错的主意,尤其是这个后辈还是一个有来头的人物。

    如此不正能彰显自己的本事么?

    年轻人,老夫当年如何如何……老夫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老夫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一般长辈教育晚辈都是这套说辞。

    不过从小就被成为神童的庞世英,该是没有体会过这种待遇的,毕竟能比他强的长辈真是不多。

    随后冯遇就大谈自己当年的读书经历,大抵是头悬梁,锥刺股,外加聪慧过人,这才脱颖而出。

    裘书玄在边上见他说的来劲,不禁就暗中苦笑着。

    你在庞世英的面前说聪慧……

    那小子现在看着老实,可骨子里却是蔫坏蔫坏的。你若是觉得他是只小白兔,那他会把你坑的找不到北。

    上了山,吴山迎客堂前已经多了一百余人。

    这些人本来在吵闹,等冯遇出现后,马上就闭口不言,人人堆笑,阿谀奉承的嘴脸都懒得掩饰了。

    这种见风使舵、见人下菜碟的本事会的人不多,就三种人:一是商人;二是泼皮;三是官员。

    “见过知州。”

    冯遇点点头,淡淡的道:“今日召集了你等来此,乃是为了迎接京城来使……三司户部推官……裘书玄。”

    裘书玄拱手说道:“今日劳烦诸位了。”

    这些都是在杭州讨生活的海商,他们或是下海,或是供货,或是买货……差不多半个市舶司的渠道都在他们手中。

    “见过裘推官。”

    冯遇看看天色,说道:“今日不热,就在外面走走吧。”

    众人都说好,有人说道:“紫阳山那边奇石颇多,倒是可以一观。”

    冯遇微微点头,一行人就簇拥着他和裘书玄去了,庞世英落在最后面,看似漫不经心,可却在观察着这些商人的举止。

    商人重利!

    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所以如何才能让这些商人按照预先的想法来做,这是个不简单的事儿。

    一路赏玩风景,最后站在山头上,冯遇被风吹的衣裳猎猎作响,畅快的道:“此情此景,可有诗词以记之?”

    一干商人面面相觑,最后就作了几首酸词,让冯遇不禁摇头叹息:“不学无术啊!”

    对于商人来说,冯遇就是他们的上官,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所以吹捧是必须的。

    一番吹捧之后,冯遇面色稍霁,见庞世英在边上发呆,就说道:“少年人,你可有了灵感吗?”

    庞世英指着山下说道:“吴山乃天目山余脉,突入城中,左湖右江,前街后市,一览无余,此杭州形胜之地。”

    他看了冯遇一眼,微微颔首:“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某来此几日,也去了码头……”

    此时江水浩荡,海船能直接航行进来,大家在山顶望去,就能看到无数船帆。

    “某看了几日,发现一个问题。”

    庞世英淡淡的道:“来的船多,出去的船少。那些外藩商人在此赚的盆满钵满,可大宋却亏了,怎么办?”

    商人们有些尴尬,有人说道:“小郎君怕是不知道海外的凶险,若是遇到大风,一支船队都会沉入海底,尸骨无存啊!”

    此时出海的人也不少,但没有后期那种船帆林立的浩大场面。

    多是一些没有渠道的小商人,他们没有市舶司的支持,又想获利更丰,便只能冒着风险去出海牟利。

    有人皱眉道:“而且大食商人把持着更远的航道,那些线路只有他们了解,可他们不肯说,我等也是无法啊!”

    “大海之大,没去过的人无法想象,烟波浩渺,极目之处依旧是海水,茫然无依。若是没有海图就出海……没人能活着回来。”

    “牵星之术呢?”

    庞世英却没惯着他们,直接反问道:“还有司南,牵星术配合司南,出海尽量沿着海岸前行,总能探索到新地方。”

    司南,也就是指南针。

    前唐时,大食商人与唐通商,在得到了这种可以辨别南北的引航器后,他们奉为至宝,并把这些带了回去传至了欧洲。

    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