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0章:一阵鬼魅涌上心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麾下大将不满,领头的是徐世绩,他带着几十个军官,就想表达不满。

    李世民看这架势,立刻道歉,然后自掏腰包,补齐了将士们的经济损失,这事儿才算完。

    李二选择自掏腰包,刘恪举着,以自己现在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形象,自掏腰包作补偿,甚至偏少一些,应该也没问题。

    但问题在于,他腰包里没几个子儿。

    朝廷是还有不少金银,但都是朝廷的。

    内帑里分的那点钱,都在选妃之后,作数贺礼双倍,又送给世家大族了。

    放长线钓大鱼嘛,现在他手里头确实没几个钱。

    纵兵劫掠肯定想都不用想,就算这里是交趾国,属于外国,也不能干。

    一旦开了这个头,后续就难以回头了。

    本来大汉能依仗的就是民心,民心一失,直接完蛋。

    而且抢了之后人口大降,不利于长期经营治理,哪有在自己未来地盘上纵兵劫掠的道理?

    “陛下,有股流民朝着我们这边来了!”

    就在这时,陈伏甲匆匆来报。

    “流、流民?”

    刘恪一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人口?

    陈伏甲眉宇间有几分愁色:

    “臣已让人去打探,据说是从北部送来的流民,因为土地欠收而受灾,要送到日南郡治下各县,就地赈灾。”

    “离谱。”

    刘恪一个字没信,哪家赈灾要专门把灾民从北送到南啊?

    这么折腾?是怕人饿不死吗?

    刘恪问道:“不止林邑郡有,日南郡治下各个县城,都有这种流民?”

    陈伏甲点头:

    “正是,只怕这是交趾之计。”

    “我军要么任由县城接收这群流民,消耗粮草,要么就阻拦流民。”

    “可如此施为,必然大失交趾民心。”

    陈伏甲也看到甘文禁砍人正军规了,他倒觉得没什么问题。

    要打交趾,就得靠人心。

    而皇帝想要长期治理交趾,就更要靠人心了。

    不过这群流民,就是交趾一方,来破坏他们收拢交趾人心的手段啊!

    前面的问题还没解决,后面又来了另一个问题。

    刘恪一时间有点烦,只好向陈伏甲问计:

    “陈卿可有办法解决此事?”

    陈伏甲拱手,出使劝降虽然再次失败,但他计谋还是数一数二的,于是傲然道:

    “此事倒也不难。”

    “速速讲来。”

    “陛下可任由流民进城。”

    陈伏甲话还没说完,李景绩闻风而来,就开始质疑:

    “任由流民进城消耗粮食,我军粮草有可能告急!”

    “而且如此一来,我军攻下城池后,还要处理那些流民,无论是驱赶还是继续任其空耗粮草,都不是个办法!”

    “不急,不急。”

    陈伏甲轻轻道了声,他很享受他人的质疑,要是别人不质疑,怎么能体现出他的优越呢?

    “粮草不足,那就速战速战。”

    “随后陛下再发兵围城,围而不攻,等待张议平发兵来援。”

    李景绩依然质疑:

    “可若是张议平不来援呢?”

    “不来援,必失民心。”

    陈伏甲没有过多解释。

    献计不能献太全,得给皇帝一些发挥空间,同样也能显得自己更高深莫测。

    不过陈伏甲已经将话点的很清楚,刘恪明白他的意思。

    围点打援。

    不怕张议平不来。

    县城被围,张议平不发兵来救,交趾国就失民心。

    至于汉军的粮草问题,也能从县城周围的耕地抢收粮食,来稍作缓解。

    城给伱围了,你不能出城收割粮食,汉军总不能看着粮食烂地里,帮你收了也很正常吧?

    刘恪缓缓点头,表示陈伏甲此计可行。

    而且有李景绩连番质疑,也从玄学角度充分说明了,这是条不错的计策。

    陈伏甲见此,不由得昂着头看了牛鼻子一眼,随后望向甘文禁:

    “至于军中之事.”

    这种事只有死办法。

    甘文禁也不傻,见此便拱手应道:

    “陛下,末将与李将军,会一同约束将士们,不必太过担心。”

    他也看不上牛鼻子的打仗能力,但单纯从军纪严明、安营扎寨什么的来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李景绩也应诺道:

    “陛下,末将必然能约束好将士。”

    按照陈伏甲的计策,可以解决当前的两个难题。

    但刘恪觉得围点打援可行,而单纯靠约束士卒,就有点不太行了。

    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一直约束,一直憋着,等到爆发的那一天,会是个相当大的麻烦。

    有些问题,可以从史书上找答案。

    就破城后怎么做,老刘家在这方面,其实还是做得可以的。

    光武皇帝对领军大将约束的不太行,但独自领军时,也是有的说道。

    曾载有“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

    秀儿当年起兵时,也是拿着这一点作为筹码,劝降别人的。

    刘恪仔细想了想。

    高皇帝入咸阳后,是怎么做的?

    昭烈帝入川蜀,又是怎么做的?

    他望着远处想要入城的流民,又看了看被甘文禁砍了的自我休整型小卒。

    顺便瞅了眼天命栏。

    忽而一阵鬼魅涌上心头。

    两个独立的问题比较难以解决,如果合并成一个问题呢?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