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回讲到异时空倭国为了实现“征服世界”,严格执行“大陆政策”,处心积虑挑起了与清朝的甲午战争。
在西元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日冲突中,中国清朝在硬实力上一直占有优势,但在朝鲜“甲申政变”后的十年时间,情况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在这段时间里,倭国一直关注着清朝,并且倭国的“军界要人”山县有朋指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说明倭国正单方面与清朝开始了“军备竞赛”。
自西元1890年起,倭国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例如从西元1893年起,“倭王”(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日元(银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俸禄,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清朝为奋斗目标,准备发动一场“国运相赌”的侵略战争!
还在西元1890年时,清朝“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就有7艘,总吨位27000多吨;而倭国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总吨位约17000多吨。
到了西元1892年,倭国提前完成了自西元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甲午战争”前夕,倭国已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团和1个近卫师团。
开战前,倭国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倭国还出动了“乐善堂”、“玄洋社”、“九菊一流”等间谍组织人员潜入清朝,加紧对“满清王朝”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和渗透。
在此期间的清朝,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已经初见成效,开始得意轻敌。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朝认为西方人“并不利我土地、人民”,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放松了“军备意识”。
“北洋海军”自西元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使得其舰龄也渐渐老化,与倭国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不仅火力弱,射速慢,而且航速迟缓,假如两国海军交战,定会被人家追着往死里打。
清朝“北洋水师”有军舰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夕,“北洋舰队”的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的军事变革基本仍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力低下。西元1891年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
而“朝鲜问题”正好是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突破口”。西元1890年,倭国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时任倭国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倭国本土作为“主权线”,把清朝和高丽半岛视为倭国的“利益线”。
他声称倭国“人口不足”,就得用武力“保卫”利益线,因此必须先加紧扩军备战。于是,到了西元1894年,高丽半岛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打得半岛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
这时,倭国见机行事,认为其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于是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就这样,倭国通过“空口说白话”,成功诱使清朝出兵半岛镇压起义。于是,清朝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2000人,于6月6日后数日,分两批在半岛的牙山登陆,准备镇压起义。
同时,根据西元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通知了倭国。同年6月10日,半岛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还未经战斗,那起义就平息下去了。
同年的6月25日,原定计划的第三批清军在牙山登陆,使得这时驻半岛清军总数达到了2465人规模。
当时,倭国首相伊藤博文的内阁正面临议会的不信任案弹劾,在半岛向清朝乞援的同时,倭国通过其驻半岛公使馆探知清廷将要出半岛鲜的消息后,便他如同抓住了”命稻草”,全力着手挑起这场侵略战争。
西元1894年6月2日,伊藤内阁决议出兵半岛。到了6月5日,倭国立即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此次“侵略战争”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同年6月9日,倭国派先遣队400多人,在驻半岛公使大鸟圭介的率领下,以《济物浦条约》规定之“倭国有权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进入半岛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同时根据《中日天津条约》知照清朝,其后又在6月12日派兵800人进驻“汉城”(首尔)。
在倭国先遣队出发前,倭国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全州和议”达成以后,半岛政府要求中日两国撤兵,大鸟圭介开始和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进行撤兵谈判。
大鸟虽口头上答应撤兵,甚至就要达成书面协议,但倭国政府一方面电令大鸟拒绝达成共同撤兵协议,另一方面则在6月15日抛出“中日两国共同协助朝鲜改革内政”的方案,从而使共同撤兵协议一笔勾销。
此后,倭国开始不断增兵,6月16日大岛义昌少将率领“混成旅团”第一批部队在半岛的仁川登陆,到了6月28日“混成旅团”第二批部队登陆时,使侵朝倭军达到了8000余人,比驻朝清军总数还占了占绝对优势。
而清廷决策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则希望中日共同撤兵,既未向朝鲜增援军队,又未按袁世凯、聂士成等人的建议由清军先撤兵,最终给了倭人以“可乘之机”,于是毫不犹豫挑起了彼此武装冲突。
倭国之所以提出“共同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