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章——名士的盛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是学识,当然...这些都和家世也有关系,不过最起码从表面上看都是这些。

    但当他们放弃了对天下的追求之后,他们觉得这些要让外人看的东西,都已经不重要了已经。

    转而他们开始思考那些东西的时候,突然就变成了...对自己“内在”的一种东西。

    而且按照诸葛瞻的说法,或者说按照先帝的说法。

    在先帝出生的时候,这天下的儒道就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也就是先帝所说的有缺!

    用儒家自己的话来说,杨滤为何要重新说儒?

    因为当初的儒道已经不是杨滤所说的那样步步为营,步步前进了。

    转而因为董仲舒当年为了提升儒家所开始的天人合一,逐渐演变成了其天命观、谶纬迷信、名物训诂!

    用刘协的话来说就是,假大虚空也就算了,还愣是把儒家弄得和算命的一样。

    你们就真不怕哪天下去了,孔夫子给你们把屎打出来么?

    而且这一套说辞本身就很值得怀疑,他们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更不要说真正弄出来什么东西了。

    所以随着当年天下大乱,儒学已日薄西山,于是,一种可以重建各家学说的东西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诸葛瞻知道这刘程的年纪小,加上学识...着实是一般,所以不敢讲的太过于深入。

    只能是非常浅薄的朝着刘程解释了一下,算是勉强帮助他理解了。

    “太孙,这所谓的玄风倒也不是那么的不好理解。

    据说这\"玄\"取《老子》之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而最开始,这所谓的玄风还真的不至于如此。

    那最开始的玄学以崇尚自然恬淡、虚静的老子与庄子的两位先贤学问为他们的一切道理之根基。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似乎也的确是兼收了儒家的许多想法,可谓是取其精华。

    那时候,很多第一次听到这些东西的时候。

    那都认为这是是一种颇有意思的东西。

    最起码比曾经的儒道也是丝毫不差的,所以很多人也都顺势加入了其中。

    与其说这玄风是一种神秘莫测的玄虚之学,其实太孙不如说它是一种窥视人生或者说每个人生而为人的意义的这么一个不俗的学问。

    最起码...随着小人的深入了解,小人也确实是有这种想法。

    其实小人还认为....”

    “你还认为什么?”刘程看着面前的诸葛瞻也是忍不住揉了揉脑袋,“你直说吧,孤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太孙说笑了...”

    “孤还真没说笑,你继续!”

    “诺!”那诸葛瞻听到这话之后也是直接朝着对方笑了起来,“其实小人一直觉得如今这玄风的出现或许并不是完全的坏事。

    玄风之所以出现,或许也表示着在我大汉学问之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算是真正开始走向没落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好,毕竟从最开始的诸子百家争鸣开始,各家都是你来我往的状态。

    当年大秦靠着法家一统天下,太祖高皇帝靠着道家无为而治夺下了四百年的开端。

    孝武皇帝靠着董公的天人合一,用儒家统合法道百家,从而开阔四方。

    但时过境迁,这儒家也早就不是当年的儒家了。

    而这突然刮起来的玄风...便是紧随其后的!

    小人坚信,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只要有人开始发现儒家已经无法早走下去的时候,这众将会有新的东西出现。

    只不过这一次是那玄风逐渐占据了天下的主流罢了。

    但其实最开始的玄风还是很不错的,因为这并不是单纯的改变了儒家,而是将儒家成体推翻了之后,再重新开始。

    所以,在当年对于这天下的玄风而言,那绝对...那真的完全可以与先秦媲美的。

    人们争相效仿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名士冲破了儒家为争得功名而克己复礼的束缚,用他们的话来说。

    他们感觉自己的神魂似乎都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救赎。

    更有一些同样也在修习佛家的名士感觉自己仿佛见到了极乐世界....

    在玄学之风盛行和这些年天下变迁的时候。

    这无数名士也都寻找到了自己的作用。

    而在这里面...其实有一个人的作用同样很大!”

    “你是说先帝?”

    “这自然不是!”诸葛瞻赶紧练练摆手,“虽然当年先帝在的时候也同样有了些许苗头。

    但先帝对于这种事情是最为厌恶的。

    臣说的....乃是那曹孟德!”

    “屠夫曹孟德?”刘程此时再次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看着面前的诸葛瞻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哆嗦,“这怎么可能...”

    “殿下,这并非不可能啊....”诸葛瞻此时也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当年可是有着天下大乱的这个大前提的,各家其实都有自己的想法。

    其中曹家最为得意,尤其是自曹操提出全新的用人之法后。

    想来当年曹孟德的招贤令....”

    “孤知晓,不就是用人唯能么?”

    “正是如此!

    在曹孟德此举之前,我大汉用人都是以道德为先。

    而曹孟德当初乃是天下第一诸侯,所以他选择了这种办法则是将用人的标准从道德的上面拿开。

    也就是自从那个时候开始,这天下的名士们似乎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了。

    一时间他们给自己规划的诸多未来全都成为了泡影。

    而他们却又不是那种吃不起饭,没有办法保证温饱之人。

    所以这群不被战乱打扰,然后又无所谓的家伙们便凑在了一起。

    他们高谈老庄,谈玄析理、评论时事、臧否人物,引发了了一些列的故事。

    简单来说,当初仕途上不需要他们的德行,但是他们自己开始给自己做出更高的推崇。”

    “....好家伙!”

    “不知道殿下可知道《人物志》?”

    “人物志?”

    “正是,想来殿下还未曾看过,那刘劭殿下可曾听过?”

    “这自然是听过的,这家伙还负责为朝廷选才...嘶!”这一刻刘程终于长吸一口冷气,整个人都有些发愣了,“你说的那《人物志》乃是...”

    “正是他用来品评天下能人志士,以及为朝廷选材的东西罢了。

    那里面其实就是讲述的识鉴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及对人性的...一些说法罢了。

    刘劭以人之筋、骨、血、气、肌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应,而呈显弘毅、文理、贞固、勇敢、通微等特质。

    书中所言,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乃是他对于这玄风以及用人的最重要的说法。

    同时也是如今的玄风经典!”

    “这....”

    “这书倒是没有什么,但是他的位置却是非常重要,因为....这《人物志》的出现也的确是有了一些东西。

    有此物,这玄风也就算是和仕途挂上了勾,陛下也开始真正开始接触并且接纳玄风。”

    “嗯...这听着似乎是不错...”

    “但这玄风却是变了啊!”

    此时的诸葛瞻直接带着苦笑的说了起来,“这玄风最开始的时候,的确是一群人无关痛痒的私会罢了。

    但这些年他们已经开始带着玄风进入仕途,也让这玄风愈演愈烈了。

    可...可这仕途毕竟是有数的,而我大汉终归是以仁孝儒道立国。

    所以这玄风并不能满足所有人。

    所以记这些年....这玄风再次有了改变。

    简单来说,从以政治功利为标准已经不是如今的主流了。

    诸如何宴等完全没有机会进入仕途的人开始再次改变玄风。

    然后他们愣是变成了如今到对人,或者说纯粹是开始对其他玄学之士的内心去评头论足。

    甚至是对他们审视品评。

    可以说...如今的大汉玄学一方面继承了当年那道家\"自然\"即道性本体的观点,一方面又将自然与追求精神自由的生命本真联系起来。

    算起来这倒是也成为了我大汉儒道的一种补充。

    可那玄风肆无忌惮的发展到了如今的这种阶段,玄学之士因其所处的情况。

    还有如今大汉安定,而他周围的环境与他们之前所学的发展为之不同,其最根本的道都没有找到。

    道家有天道自然,儒家有仁者归心。

    但是如今的玄...却是一道而呈百家。

    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想法,而且他们所重视的玄学之道也略显不同。

    整个玄风如今看来非没有和儒家一样不管对错,不管如何糅杂成为了一道。

    而是直接乱套了,说的好听点叫各有所长,学问多样。

    可若是说的难听了,那不就是庞杂无比,乱七八糟嘛!”

    “.......”

    那刘程听到这里的时候,总算是对自家的那位皇祖父为何要大兴教化明白了一些。

    这...完全是崩了!

    不是朝堂上崩了,而是这天下崩了!

    这种事情可绝对不是小事!

    别看这所谓的玄风也好,儒家也罢,都和那万千百姓没有任何关系。

    可但凡是个脑子清楚的都知道,这东西百姓们听不懂,但能够听懂的全都是管着百姓的。

    简单来说,如果他们继续在这么闹下去.....谁还管百姓?

    一群大儒....大玄,这要是说得上了头,他们说个十天半个月轻轻松松,甚至探讨半年一年那也是能够成为美谈。

    可这段时间百姓怎么办?

    饿死么?

    出了问题谁负责?自己想办法么?

    一群连史书都读不懂的人,还指望有人将他们的问题写进去么?

    但是他们出问题了,这大汉不就出问题了么!

    想明白这些的刘程,如今脸色也是真的难看起来了。

    “这玄风,现在刮成什么样子了?”

    “回禀殿下!如今那玄学之风可以说是已经彻底成为了天下绝大部分名士具体的人生态度和思想了已经。

    而且在这里面,也出现了许多佼佼者....”

    “佼佼者?什么东西!”

    “论及现在的玄风,其实那就不能不说一下如今的玄风之中最有盛名的竹林七贤了。

    那竹林七贤不但名望极高,更是直接开启了新一轮的玄风思潮。

    竹林七贤中很多人其实也是殿下所熟悉的....”

    “之前很你辩论,那在高台上大放厥词的何晏?”

    “那何晏倒不是,他的确是想要如此,而且名望不俗。

    和自己的好友王弼都是玄风之中的名士,。

    他们不仅以妙善玄言的谈风获得时人推崇,更主要的是二人在玄学理论上的建树为我大汉的玄学的发展起了开山之功....”

    “孤听着...感觉他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殿下由此想法倒也难怪。

    那何晏有着浓厚的文人习性,他本人不但精于《老》《庄》二道,本人也是个才子,虽然无法出仕却也有文集诞生。

    那玄风的浪潮是对我大汉之前\"独尊儒术\"的这等想法发起的一次十分猛烈的挑战。

    所有这一切都是有所预料的。

    而且先帝也曾经说过,大一统的政治必然会有这等结果,天下在变,这天下的学问自然也是在变的。

    在天下大乱的最后一段时间,先帝也好,还是那当年的洛阳朝廷也好。

    为了能够一统天下,也为了能够稳定局面,的确是做了不少狠辣的事情。

    陛下和丞相在这上面都是狠心的存在。

    所以将与当初儒道名士同期的所谓竹林名士推向了某个危险的境地。

    那所谓的竹林名士本就是有些悲天悯人,而他们的想法又不被丞相和陛下所喜欢,甚至对他们颇为严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些许冲突,而他们在那一次次的矛盾中自怨自艾,最终选择避世竹林,甚至是酿成了一场竹林。

    在陛下彻底开始掌控权势的时候,这竹林名士的父祖其实还是依存于我大汉朝廷的。

    而且他们也是明白父祖所教导的那些忠君之念,使他们和我大汉的朝廷也同样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这些年,他们也不是没想过进入仕途,可恰逢天下安定,这天下的势力却又不再安定了下来。

    互相争权夺利,甚至是毫不顾忌,可以说是给他们这群刚刚进入仕途的小辈上了生动的一课。

    而他们也是极为有个性的,既不愿意成为父祖口中的逆子,成为这朝堂之中争斗的一枚小小棋子,又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名节而与朝堂之中的那些势力对抗。

    或许他们自己也有自知之明,直到如果他们继续争斗,那么难免会步那些失败人的后尘之中。

    我大汉素来以名教治天下,无论是先帝还是陛下都是利用各种名节、仪礼为工具来达到控制或约束朝臣与世家豪族的目的。

    这就是那些人口中的,所谓能够无形中制约人的真性情,然后让所有人都去遵行礼教的原则,从而做为人的情感就会逐渐被忽视。

    更有甚者,他们甚至提出来了儒家就是以礼抑情,造成人性的惨剧,诸如当年的李充之事就是如此。

    明明是好意,但是却酿成了数人的悲剧,而最终也未曾有好结果。

    因此这也就出现守礼无真情的天下,礼教渐渐丧失其真性,沦为一种表面的形式。

    甚至被人所利用。

    到了这些年,那竹林七贤还有诸多玄学名士开始慢慢醒悟,这情与礼之争也被激化。

    人们也慢慢感觉到,这所谓的人情其实对于自己更加重要。

    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礼,成为人们最希望的事情。

    而那先贤庄子则是以忘情,甚至放弃现实为目的,也慢慢被玄风所抛弃。

    我大汉的玄风学士名士为了达到让自己的情感可以肆意的宣泄与释放自然是对这些有了不同的感悟。

    而这无疑影响到了我大汉朝廷的运转。

    那原本建立在儒家礼仪规矩之下的所有教导与从小受到的规范逐渐被打破时,任情便成为一种全新的风气。

    这和最开始的玄风...又是截然不同的!

    正所谓任情就是以他们自己为中心,不再故意用儒道和规矩来约束自己的情感,让情感自由解放。

    而这就是那竹林七贤一手拉起来的第二道玄风。

    在朝堂争斗之下的竹林玄风,是竹林名士受够了之前的所有压抑之后的一种...”

    “自暴自弃,还觉得自己挺好!”

    刘程再次打断了那诸葛瞻的话语,同时也给出来了自己的评价。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的评价没有错,当然...刘程知道诸葛瞻的确是考虑到了自己,所以不会将太过于深奥的东西。

    自己所听到的这些也不是全部,甚至还会有很多问题。

    但是....这前因后果听完之后,刘程作为朝廷...就只有这么一句话。

    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就知道给孤来捣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