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三零章 游子归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大隋开皇年间,杨坚便在多地设置过行台省,行台尚书令基本上还是他那几个儿子,后来才改成了总管。

    因为行台省完全就是一个小朝廷,儿子做行台尚书令,杨坚都不放心,于是才改为总管府,然后将总管府属官的品级拉低,降低其权限。

    如果在巴蜀地区设置总管,那么和当初杨秀时期差不多,一个人全都说了算。

    但如果设置行台省,则权利就会被大大稀释,因为尚书令是太子,而太子不会去巴蜀。

    行台左右仆射,外加行台六部尚书,肯定会是势力分明的几派人,谁也不鸟谁,这样才方便朝廷管理。

    所以朝会过后,杨铭就在东宫召集人手,商议西南道行台的官员人选。

    封德彝率先道:“左右仆射,需是政见相左的两人担任,六部尚书,至少得有两个是太子的人,我们从这两点下手,就好选了。”

    这就是为什么杨素这么看重封德彝,还把堂妹嫁给了他,因为这个人确实厉害。

    李纲道:“应该再加一条,左右仆射当中,得有一个是陛下喜欢的人,而西南行台民部尚书这个位置,也得是陛下所看重的。”

    说白了,李纲的建议是,这几个人选当中,得有皇帝的人,而且必须管着民部,因为民部是管收税的。

    话没有说的那么直白,但是大家都听明白了,钱,得是皇帝亲自盯着才行。

    杨铭认同道:

    “李公的话在理,左仆射我有意杨恭仁,毕竟是吏部尚书,又是宗室,没有比他威望更高的人选了,右仆射这个位置,我倒是想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顶替玄挺出任右候卫将军的王士隆。”

    王士隆出身太原王氏,开皇年间,做过杨坚的御卫将军,后来给杨广做千牛备身,属于绝对的心腹。

    这个人的爹王韶,属于北周元老派,辅佐杨广南下灭陈,杨广担任并州行台尚书令的时候,他是行台右仆射,是杨广非常敬重的一位长辈。

    把王士隆这样一个皇帝的绝对心腹放在右仆射这个位置,没有谁会反对,他留下的空位置,由史万宝接任,杨铭一直没有安排史万宝,就是等军方出缺。

    元文都笑道:“陛下授权太子掌选官员,臣以为这也是一次考量,陛下是想看看太子是否能将西南道行台省安排的妥妥当当,王士隆无疑符合陛下心意,这个人选不用议了。”

    杨铭点头道:“那就暂定行台左仆射为杨恭仁,行台右仆射为王士隆,那么民部尚书的人选,诸位好好议一议。”

    这次针对巴蜀,名义上是铲除巴蜀地方历年以来的积弊,使得巴蜀能与其它地方一样,政令通达,政务分明,其实就是搞钱。

    所以行台民部尚书,也得是杨广的人,杨广会盯紧这个位置,不容他人染指。

    议来议去,大家商定了一个人选,皇帝的宠臣,裴虔通。

    裴虔通眼下的职位不高,威望也不行,但是就任行台民部尚书,还是可以的,这个官职听起来非常大,但品级并不高,也就略微比杨铭荆州总管时期,总管府的户曹高那么一点。

    加“行台”俩字和不加行台,那是天差地别的两码事。

    那么接下来的位置就好办了,

    杨铭以典书坊管记舍人裴熙载为西南道行台刑部尚书,燕小棠的爹燕宝寿调任礼部尚书,史万岁的长子史怀义调任行台兵部尚书,御史台陈孝意调任吏部尚书,至于工部,需要一个懂工程的,就让宇文恺的儿子宇文儒童去吧。

    这份名单当中,大致可以分为三派:皇帝派,太子派,观王派。

    其中杨广的人,有王士隆、裴虔通、陈孝意。

    太子派有裴熙载,史怀义。

    观王派的杨恭仁和燕宝寿,其中燕宝寿也算半个杨铭的人。

    就剩下宇文儒童孤零零一个人,其实也算皇帝派。

    这三派,都是皇帝可以绝对放心的人,说到底这套班底,都操控在老杨家自己人手里。

    所以这份名单上呈给杨广之后,杨广一字未改,于翌日朝会,当众宣布了任命。

    御史台陈孝意这个人,杨铭是非常喜欢的,此人对皇帝忠心耿耿,而且也是一个敢谏的直臣,但是没有魏征那么满嘴跑火车。

    杨铭认为,陈孝意的才华完全在魏征之上,只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命运,他在隋末时期担任雁门郡郡丞,明知大隋气数已尽,仍是尽忠职守,与刘武周死磕,后来被杀。

    这样的忠臣谁不喜欢?

    陈孝意早就看出,太子对待自己不同于别人,有示好之意,所以当他听到自己的任命时,心知肚明是太子举荐他的,于是下意识的看向杨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