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章 拉开的帷幕(给点票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符文历54年八月上旬(每10日为一旬,每月分四旬),临时炮舰计划正式定桉

    此前那个丑陋的方案经过了一定的改良,将原本的单管炮舰变成了五管炮舰,且在取消了傻大粗的烟囱后看上去顺眼了许多;

    该船的图腾应用只在于骨架结构(防自身齐射)、主炮、以及火控与装填系统,其余全部为普通材料的堆砌。

    船体上的普通材料很好制造,无论是原料生产还是后续加工,国内有很多工厂都可以轻松完成;

    而其余的图腾组件,虽制造时的各种需求会很高,但同样也有各自的解决办法.....

    ---八月中旬,上游工厂的挑选完成、并开始调整生产线;

    单就骨架来说,因为术法植物在后期可以用‘图腾焊枪’进行彼此的融合,所以并不是非要整个大件的一齐制造;

    在制造时,可以将一个完整的图腾结构分成一个个小分支,然后单独铭刻在小型零件上;

    这些小零件将会被送到上级工厂进行下一阶段的加工,经过一个、或几个步骤变成‘肋’、‘炮身固定板’等骨架构件,并最终被送至总装厂完成最后的整合。

    反应仓的制造大致也可以分成上述的步骤,每一类仓体分支被交给某几个工厂去做,然后送至炮厂进行组装、再送至总装厂完成‘上船’。

    在这样的安排下,当巫医们正在花时间进行总装厂、也即是船坞·及相关设备的建设时,民间诸多分配到活计的工厂已经开始投入生产。

    -----八月末旬(31至40日),上游工厂完成生产线检查、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十月上旬,巫医们集中完成了八座干船坞、以及相应图腾工程机械的设计与建造。

    时间再向后推移一个半月左右,巫医们已经在深水港沿岸、完成了八座被留下未来拓展余地的干船坞之时;

    诸上游加工厂所制造的零件已经变成的大件,被分门别类的堆积在了船厂库房当中;

    于是,‘总装’工作·装配验证工作紧接着便无缝衔接了起来。

    巫医们所特别建设的八座干船坞,为长80米、宽50米、深35米的半开放式结构,且自然是机械工程与图腾装备的结合;

    此时,八座船坞都已经开始了各自第一艘炮舰的组装工作.....

    船坞内,顶上是五架横跨左右的大型起重机,墙上有一根根稍小型的多功能臂,地上为一座座可以调整高度的施工平台;

    有技术工正手持着一根末端有根、连着‘多功能臂’的图腾工程器械,对被大小吊机固定住的大工件进行着加工。

    没有火花、没有刺目的光芒,在被图腾攻城器械前端的功能区扫过之后,两个大型工件的交合部、便很突兀的就开始了彼此拼合,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再也看不出它们此前还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

    之后,技术工将‘焊枪’放回一旁的多功能臂中,转而从其上又拿出另一个类似的物件,并将之也对准了已经被拼合的区域。

    “准备好了没?”他的手指临着启动纹路,在真正按下之前对不知何处这样问了一句。

    “这边准备完毕,开始吧。”经过稍稍的一小会延迟,有一道声音从多功能臂的某处结构上传来。

    “那行,你们可瞧仔细了啊。”此话罢,技术工的手指便按上了启动键....

    图腾工程机械的本体此时有些微的震动感传递至技术员的手中,但更具体的反应却几乎无法被观测;

    如果有不懂者亲临现场,或许会认为他此时是在装模作样吧....

    不过,技术工脸上认真的表情又很具备说服力,手上也稳定而持久的保持着扫描一样的动作,似乎的确是在进行着某种重要的工作。

    在另一边,有一个位于船坞室内的‘技术分析中枢室’,此时正有几位工程师带着耳机、手拿图纸在认真研究着什么;

    从一外一内的对比关系来看,他们此时所在做的事情,似乎和船坞大操作间内的那名技术员产生了呼应?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们此时正在验查的项目之一,便是手工操作‘大件融合’时的‘计划’与‘变数’;

    比如,大工件互合后的图腾分支契合度....

    用零件组装的方式造船,有一点是相对不方便的;

    即,各个工件上的图腾在彼此交汇时,有可能出现‘先天’或‘后天’的不匹配效果。

    一般来说,前者的出现更多因为上游生产端的失误,后者则是总装过程中的操作产物。

    在上游,零件生产端已经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磨合,各个零件无论的本身的规格、亦或者分支图腾的铭刻,都已经在工序上做出了精益求精的调整;

    虽不能说完全不会产生不合格品,但出现的概率却也已经被压缩到了相对的低点。

    但在总装这边,眼前这艘才是整个船厂现实意义上的第一个产品,几乎所有的工序,都还处于自‘图纸’-到‘计划’-再到‘现实’的转换过程当中;

    因此,反复的失败与调整,才是此阶段的主旋律.....

    基本上,当每座船坞都完成了自身最开始那一艘组装实操后,各项工序才能真正确定下来、并延续至此后的产品中。

    就如现在,大工件交融处的讯息,经由多重放大后进入了他们的耳中,并被某位工程师察觉到了‘误差’;

    这个误差或许不会影响短时间内的图腾效果,但在反反复复的炮击过后,终有可能过早的损毁,从而将本该由它承担的压力转托与其它图腾工件上,使整个骨架的寿命缩短。

    “暂停,等我记录一下...12·13号工件1-3-5交汇区....这样的操作有风险....”

    “好了,继续。”

    “明白,辛苦啦~”技术工有些失真的声音,从一旁的设备中传出...

    -----十月下旬;

    这样的工作大概持续了25天时间,八座干船坞于此后陆续完成了第一期的‘工程摸索’任务,并将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一个个标注、解决;

    之后,由八座船坞全体工程师、技术员参与的研讨会被召开,并产生了‘420·5炮舰总装手册’这样的指导性方案。

    ----十二月上旬;

    紧接着,各船坞便进入了第二艘‘420·5’的组装,且由于先前的积累、以及做工流程的确定,总装工期在此时已经被缩短至1艘/16天的程度;

    当这样的速度被维持至各自的第三、四艘船时,因为技术工们自身技术的熟练,工期又开始被渐渐压缩;

    -----十二月末旬;

    工期被一点点压缩至1艘/12天的程度,于八座船坞合算而言、就是8艘/12天;

    对工期的缩减已经达到了现有技术所能做到的最高点,各船坞的生产效率基本上就此确定了下来。

    -------一月末旬;

    议会给出的时间已经临近末尾,至此时深水港八船坞已经交出了一份足够优秀的答卷;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诸船坞合计生产了60艘‘420·5炮舰’,顺利完成、且超过了议会所布置的生产任务。

    而与它们进行配套的桨帆拖拽船、养分与炮弹补给船,则或是启用现有的船只、或是由其他民间船厂进行生产,同样也在时限之内完成、或调集了相应的数量。

    之后,库存的、新造的炮弹被装船,养分浓缩液制造厂所生产的养分补给被装船,与那些准备好的炮舰一起组成大船队,开始在黑河下游区域进行适应性训练。

    考虑到高等蝾螈、乃至其它火山蝾螈种的远程攻击力,涅斯塔并不想在这些连护甲都没有的海上力量中保留太多的同胞;

    于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削减船只所需的操作者,炮舰的布置与战术安排在试航中做了好几层调整。

    首先,简化操作;

    每艘船上的五门炮,将同步完成装填与瞄准、并一齐攻击同一个目标,由此对装填系统、射界调整系统做出最大限度的简化。

    其次,分离攻击点与操作点;

    简化过的操作系统将与船体分离,通过‘图腾指令传导线’布置在百米外的另一艘小船上,以一定时间的指令传递延迟为代价,让操作者避免受到来自蝾螈种的反击。

    再次,取缔声波索敌功能,分散炮阵、并放弃部署后的射击位再调整;

    炮舰三艘一组成阵,在射程内分散开进行布置;

    索敌、射击统筹等任务交由巫医进行,操作员只需要根据指令去调整射击诸元,然后完成攻击就好;

    如此,只需要个位数的普通巫医,就能利用自己的脑力完成这项任务;

    此外,这些炮舰将成为真正的一次性产品,不再去对预想中火山蝾螈的反击进行躲避;

    这样一来,需要更多操作员来驾驶的桨帆拖拽船,便可以在将炮舰送至部署点后直接撤离,不必在承担被攻击的风险。

    最后,养分补给沉入浅海;

    既然不再考虑炮舰的移动问题,那为了避免出现炮舰还在、但养分船却被击沉,从而无法高效完成炮击的尴尬局面,养分补给将被装入一个个大箱中沉海;

    而此前被用来运输的那些桨帆船,亦可以在完成这个任务后撤离出战场,从而进一步削减运输船载员所面临的风险;

    当然,沉海的养分补给箱上,必须有炮舰的汲养根系连接,以保证攻击能力与速度。

    这一部分,是对海上力量的针对性调整,而路上攻击手段,也在这段时间内进行了相应的布局。

    首先,因为‘养分’技术的突破,所有陆战炮除了位移时所需消耗的‘高能浓缩液’之外(控制术法植物做机械运动时需要更高效的能量供应,比如破甲者的八个关节肢只有包含地窟狼细胞液的‘高能养分’,才可以达成设计中的行进速度),还另行储备了‘低能浓缩液’,专司炮击、装甲、损管等方面的供能。

    这样的安排,不但减少了对地窟狼细胞液的消耗,还使得‘破甲者一型’、‘轰击者一型’获得了更高的射速、以及行进间做出攻击的能力。

    其次,三条由本部出发、抵达火山群的轨道线路建设完成,并还在此之外另行建造了呈弧形面相火山群的三圈、各自长达百公里的重型轨道;

    这三圈轨道经过了特殊的加强,足以承受420mm轨道炮发射时的底盘撕扯;

    如此一来,经过骨架优化后的轰击者1型轨道炮,便可以从本部出发直达射程之内,然后沿着相连的横向轨道进行‘打一炮换一阵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