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下部的故事与上部一脉相承,无论是文风、故事走向还是内含的思想脉络与精神内核,上下两部作品达到了高度统一。
下部推演现实所涉及到的未来时间线也处理的合情合理,丝毫没有让读者产生违和感和让人难以接受的逻辑漏洞,一切就仿佛林为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样,真实的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在《李建国》下部的创作上,林为民冒了巨大的风险,一旦失败很容易将上部积累的好口碑毁于一旦,反之亦然。
无论是人物和外部环境塑造塑造、情节设定、思想内涵,《李建国》下部都达到了一部经典应有的高度。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现在一整部《李建国》终于以完整的面目示人,真真正正的将这部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的全部面貌展现了出来。
《李建国》的巨大魅力来源之一是它所塑造的丰满而鲜活的、可以堪称为典型的艺术形象。
除此之外,当评论家和读者们阅读过后再度回首整部的内容,不难发现《李建国》的整体艺术基调是凝重而悲壮的,阅读过程中虽时有高兴与欣慰,但不免常常感叹人生和命运的变幻莫测和历史大势的沧桑与不仁,由此带给了读者们感动而沉重的审美感受。
但这就是真正的生活和命运,它无比丰富、复杂,让人难以捉摸。
整部看上去甚至是有些古朴与粗拙,但也因此处处透露着一部伟大作品的格调。因为它真实形象的还原了生活最本质的真实,这既显出了生活本身的丑陋,却也让生活具有了超越自身的丰富与魅力。
这是属于真实和生活的力量,也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必然应该具备的力量。
忙碌的10月份过去了,就像是预想的那样,林为民不是在接受采访/参加活动,就是在接受采访/参加活动的路上,不仅要应付国内的记者和媒体,还要应付国外的。
尤其是国外的记者和媒体,现在上头的领导们当他是张中国的对外名片用,为了大局出发,林为民也不能掉链子。
崭新的11月份到来,诺贝尔文学奖在海内外所带来的轰动效应正在慢慢过去,新闻媒体对于林为民的关注也在降低,他终于有了点喘息之机。
但这不代表他可以休息,林为民每天的日程每天依旧被安排的满满登登,只是没有像前段时间那么紧凑了而已。
这天他受邀参加完一场政府与联合国共同举办的知识产权论坛活动,便接到了个电话,有国立文学院的熟人要拜访他。
傍晚时分,林为民家里迎来了两位客人,正是林为民当年在文研所学习时的副所长顾俭之和老师唐玉秋。
林为民热情的将两人迎进家门,“顾院长、唐老师,快请进!”
文学研究所84年变成了国立文学院,顾俭之受了几年冷落,在91年又重新担任了院里的副院长,唐玉秋倒是没什么变化。
故人相见,林为民的热情态度让顾俭之和唐玉秋心中十分高兴,上来先是向林为民表示了一番祝贺。
寒暄过后,两人才说明了来意。
原来两人今天来,是想请林为民有时间回国立文学院给这一届的学员们讲讲课。
“你刚得了诺贝尔奖,我们知道你忙。时间看你方便,只要能去就行,讲什么都可以。
现在的学员都算是文坛后辈了,伱去给大家讲课,不仅是给大家传授知识和经验,更是让他们看到了榜样,未来在写作道路上必然奋发前行、力争上游。”
今天主要说话的是顾俭之,他的态度放的很低,如今的林为民已经不是当年文研所那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了。
无论是他本身的艺术成就,还是他现在的职务地位,在中国文坛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哪怕是早年间的熟人,顾俭之也不敢摆出熟人的姿态去要求林为民。
林为民沉吟片刻,说道:“最近恐怕是不行了,日程都排满了。等颁奖之后吧,我抽出一天时间来去跟学弟学妹们见见面。时间太短,就当是交流交流经验吧。”
林为民的语气谦逊,但并没有给明确的时间,这段时间他确实没有空,只能抽空找一天。
顾俭之也很理解他现在的情况,丝毫没觉得有什么,反而大喜道:“好好好,能去就行。你可是咱们文研所的骄傲,正好让那帮小年轻看看!”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不自觉的带着几分自豪感。
听到“文研所”这三个字,林为民脑海中闪过那些青春回忆。
好像很遥远,又好像就在昨天,他的脸上不觉露出几分温暖的笑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