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测算得良辰吉日,宣战后七日,王翦率十万大军东出,兵锋直指魏国,与燕国对峙于魏西长城。
同一时刻,赵地以李信为主将,苏角为副将,李牧之子李弘为偏将,率军五万渡过漳河,南下直扑魏国北境;集结在颍川郡的将军腾领军三万,经华阳北上,与魏军对峙于榆关;而早已摩拳擦掌的王贲也在东郡率领五万大军发起了猛烈的突袭,声势浩荡甚至一度超越了其余几路大军。
早于秦国正式对魏国发兵前,王贲就已然做好了征战的准备,将提前聚集于东郡的五万秦军全部换装,做好了轻装简行的准备。
所谓轻装简行,便是王贲为麾下五万秦军的装备做了一次大减负。
秦军素来有轻兵传统,由于铁矿和铜矿数量匮乏,重型甲胄与兵器数量极少,战场上轻身杀敌,腰间皮革上吊着敌人的首级,手中秦剑挥舞,奔驰如飞,死后重逢,便成为了山东六国传闻中的秦军“虎狼之相”,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天下将“轻兵”两字作为秦军的敢死之旅。
然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以魏国劲旅“魏武卒”为楷模,建立了极其重视器械装备的新军,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种甲胄器械都有森严法度,士兵的防御力度与冲锋强度都有了大大提升,真正有了一支无坚不摧的锐士之旅。
此所谓强兵利器也,但如此重装甲兵对长途奔袭战所需要的快速灵动而言,却成为一个很大的弱势。
因此王贲在秦国这台战争机器刚刚开始运转时,便上书嬴政。
“魏国平川城邑居多,贲请王上许贲轻兵减负机变行事,以精悍轻兵击之不备。”
王贲的上书经过国尉魏缭和伐魏主帅王翦的一致同意后,嬴政做了朱批,同意了王贲的请求。
得到嬴政许可的王贲即刻下令将军中的铁甲装全部换为了皮甲装,即步卒的外铁皮内牛皮的厚重甲胄,改为单层牛皮甲胄;铁钉密集的牛皮大战靴,改为厚韧的单层野猪皮战靴。
而秦军的铁骑,则是将战马披装的铁钉皮罩甲,改为轻软的无钉羊皮罩;最重的铜铁鞍辔,则一律改为木制鞍辔。
而不仅仅是甲胄,王贲下令将重型攻防器械与大型机发连弩全部放弃,秦军的铁骑更是全部只携带一柄长矛,一长一短两柄秦剑、一张臂张弩、三十支羽箭。
而且秦军的铁骑将不与辎重营一同前进,每个骑卒配备四匹战马,一百斤草料,十斤锅盔,十斤干牛肉,王贲甚至为此打破了秦军非庆功之时不得饮酒的军规,允许以私产购置酒水,为每个秦军骑卒配备了一皮囊酒水。
如此一来,步卒原本五六十斤的装备在王贲的军令下减轻至了十余斤,秦军铁骑光是在马具则是锐减了二十余斤,结合身上甲胄的减轻,连人带马减少了将近七八十斤。
至于额外的草料和军粮的重量,则是在一人双马改为了一人三马的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被无视。
而当宣战的诏命下达的那一日清晨,王贲便率领麾下五万大军如同飓风般卷向了这片富庶的中原之地。
(2134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