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一周才能来报到,就在原来老厂好同事那里暂住,同事好心,帮他用洗衣机洗衣服,等他发现后,通知书已经粘上了水,他小心翼翼把它烘干,粘好后来报道,就被误会了。
“原来如此,那何部长也不能凭此冤枉你,他知道杨部长去招聘,当时找杨部长确认一下,不就水落石出了?”
其实,陈洁说的,正是孙超华所困惑的,在以后的工作中,孙超华经过仔细观察,才有答案。
这个眼镜厂原来是日本在华独资企业,开始在深圳,后来由于业务扩大,工厂扩建,G市土地价格十分便宜,就来此建厂。
工厂实行“双轨制”管理模式,日方在工厂的职务设置为,董事长、副董事长、课长/顾问,与此相匹配的。中方管理职务设置依次为,工场长、部长、课长,员工的管理模式,是通过中方最高职务,向下发布各项
规章制度,每个级别通过日语翻译来交流,如果交流不畅,意见不能统一,就各自上报,上一级上司来协调,直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为止。
中方课长以下员工职务分为:四圈班长/高级技工、三圈班长/组长/中级技工、二圈组长/初级技工、一圈操作工,三圈以上人员为管理人员,吃住和其他不同。
杨部长是企业管理部的部长,即将升任新厂工场长,何部长是新来厂不久的部长,两人虽然是平级关系,但生产计划安排接受其业务管理。
何部长见杨部长马上要离开,对他找来的人有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发现了孙超华入职通知书的“疑点”后,就不想接纳,但不好明说,故意“冷落”,这才闹出了孙超华主动找人事部询问说法,引出了那么多的“怪事”。
孙超华理清了这个工厂的管理模式,发现其模式确实比较复杂,人际关系也一定会更复杂。
他听了关于杨部长和现任工场长的“勾心斗角”传言……
据说杨部长老成持重,虽然只有中专学历,但一口很流利的日语,给他提供了与日本高层交流的优势,加之他懂得企业管理,能讲到日本高层,心里所想的,所以比起现任工场长的小弟来说,就有了很大的优势。
王工场长的弟弟见自己处于劣势,就搬来了其哥哥。
他的哥哥王大勋,为人低调,但做事狠辣,利用自己搞建筑出身底子优势,硕士毕业文凭的头衔,在日本在G市建厂之际,利用自己特长,解决了工期进度等,日本管理层所担心的问题,省的日本高层器重。
他由此一路飙升,得到了中方最高层的职位。
日本人喜欢利用矛盾,怎么像电影的那些“鬼子”套路,孙超华心想,虽然是传说,自己还是小心了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