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伤得了他。
现在他这么做,不像是防备别人,反而像是防备朱由检。
皇帝防备齐王……
这种话说出去,恐怕大明百姓闻言便是一口唾沫。
在百姓看来,天启皇帝和齐王殿下可是感情甚笃,怎么可能个互相猜疑呢?
不仅仅是百姓,便是曹化淳他们也是如此认为的。
“定国,你进来……”
忽的,朱由检的声音从偏殿响起,而曹化淳等人闻言,纷纷看向了李定国,李定国也是一愣,但很快就把坐在他臂膀上的朱慈烺抱给了王承恩,自己走向了偏殿,并在之后关上了门。
他转过身去,看到了坐在《大明坤舆总图》下的朱由检。
由于时间已经到了十月,冬季的京城天色大多阴沉,因此整个殿内的气氛有些萧瑟。
朱由检就坐在椅子上,直勾勾的看着李定国,让李定国心里发毛的同时,也忍不住上前走到了距离朱由检只有三步左右的距离。
“再上前些……”
朱由检抬手示意他再往前,李定国闻言再往前两步。
这么一来、他和朱由检便只剩下了一张桌子的距离,而朱由检也好好打量起了李定国。
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李定国的身高已经有五尺三寸(170cm),加上其在官学好骑马射箭,回家忙于农活,他的身材有些健壮。
北方人的高挺鼻梁,浓眉大眼都在他的身上极好地呈现,也当得一句“姿貌威容”的称赞。
“还有两个月,就要官学毕业了,有没有想过去哪所府学?”
朱由检看着被自己养大的李定国,感慨万千。
“殿下,我想去顺天兵家府学。”
李定国的回答不出朱由检的预料,他口中的顺天兵家学府,也就是曾经的燕山兵家学府,目前大明唯一的一所军事官学。
对此,朱由检感到了欣慰,毕竟就目前来看,大明的将领正在逐渐老去。
文臣那边,孙传庭、洪承畴、杨文岳、吴阿衡、沉廷扬、卢象升等人还能撑起一个十几年的承平内阁,但武将那边就说不准了。
没有了那么多战事的磨砺,历史上的那些明末将领还有几人能崭露头角,这个很难说。
至于李定国,就目前展现的的能力来看,军事不敢说超过历史上的他自己,但政治肯定能碾压历史上的他自己。
“兵家府学很不错,不过你应该知道,我希望你能成为出将入相的人。”
朱由检对李定国的期望很大,怎么说也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
“小子恐难胜任……”
朱由检的话让李定国低下了头,这并不奇怪,毕竟他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郎。
不过对此,朱由检摇了摇:“和燃儿多亲近亲近,对日后的你有好处。”
“殿下……”朱由检话让让李定国心情沉到了谷底。
他一直想着和朱由检去齐国,但眼下朱由检的意思,是要将他留在大明,扶持朱慈燃。
“唉……”朱由检叹了一口气,靠在椅子上摆了摆手:“算了,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你好好学习吧。”
“是……”见朱由检停止了这个话题,李定国松了一口气,抬手作揖回礼。
“叫化淳和承恩进来吧。”
朱由检对李定国交代了一句,李定国闻言也缓缓退出了偏殿,将王承恩和曹化淳叫了进来。
“殿下……”
二人进了偏殿,当即行了一礼,但朱由检直奔主题:“工业区的事情如何了?”
“十二个工业区已经投产两个,第三个也快过半了,眼下年产的拖拉机有八千多台。”曹化淳闻言连忙回应,并解释起了拖拉机的去处。
“至九月十五,军备院往齐国送去了三千台拖拉机,北山送去了两千台,剩下的三千多台,应该会分别送往北山和旧港,另外南州也分到了五百台。”
“今岁腊月之后,国朝的拖拉机应该能产出九千台。”
“至于各地的数量,眼下旧港有两千台,北山四千台,齐国八千台。”
曹化淳简洁的说出了各地蒸汽拖拉机的数量,朱由检闻言也放松了不少,询问道:“其它的产能呢?”
“水泥、钢铁、自行车、钟表、纺织、矿产、饲料、化肥的产量都增加了三成以上,另外就是农业研究所把殿下您所说的磷肥、钾肥弄出来了。”
“云南那边的化肥工厂已经投建三所,装上的机械多达一千二百台,估计明年四月投产后,年产能达到六万吨,可以作用于两千万亩耕地。”
“当地的工厂主事说,大概三年后,产量能达到二十四万吨,可以作用八千万亩耕地。”
曹化淳笑着向朱由检解释,好像贺喜般。
不过,这个消息也确实是贺喜,毕竟化肥能多作用一亩土地,大明的粮食就能多出四五十斤。
八千万亩土地如果都用上化肥,算上其它城池的土化肥,大明就有近一亿五千万亩耕地可以用上化肥,增产两到三成。
听上去不多,但是这一亿五千万亩增产两到三成,那就能多产出五六千万石米麦,能多养活上千万人。
“天佑大明……”
朱由检在大概知道云南化肥工厂投产,对大明的功绩后,也忍不住缓了一口气。
不过缓过劲来之后,他也追问起了铁路的问题:“昆占铁路的修建如何?”
云南虽然适合建设化肥厂,但交通是一个大问题,尽管洪承畴手握三百多万劳改工,但朱由检还是担心化肥制造出来后运不出去。
“云南山地多,虽然洪经略之前大力经营西南,但昆占铁路眼下不过从昆明修到了北河府北河县,想要修抵交趾港还需要八个月左右。”
“至于从交趾修抵南边的占婆,大概需要五年时间。”
曹化淳知道朱由检担心什么,但他也很快说出云南和交趾的交通,示意朱由检不用担心。
闻言朱由检也微微颔首,顺带心里也想到了怎么使用这批化肥。
不用多说,这批化肥只要交通可以,朱由检还是宁愿用在交趾和东北的。
之所以不选择两京十三省,主要还是因为接下来的大明除了云南以外,基本每一省都多少遭受过一两次旱情,把云南的化肥用到这上两京十三省属于是浪费。
相比较之下,没有什么旱情的交趾,已经单纯只是冷的东北成为了大明未来一段时间的两大粮仓。
交趾的耕地被劳改工开发后,已经逼近四千万亩耕地,在养活当地三百余万汉人和五百余万土民的情况下,这四千万亩耕地用上化肥可以对外运输四千万石稻米。
且不说能不能救济到江南百姓,单单能救济到两广和福建也是一项功德。
这三省能吃交趾米吃饱的话,那它们三省五千万亩土地上长出的六七千万米麦都能输送江南,作为上千万人的口粮,供江南百姓活下去。
至于剩下的四千万亩配额,那肯定是要交给东北四省的。
辽东的耕地眼下已经有三千九百余万亩了,相比三年后突破四千万亩不是问题。
至于其它三省,按照目前的屯垦情况来说,三年后的百姓们应该能基本自给自足。
只要中原在三年的基础上再熬一两年,关外三省就能反哺北方,而东北的铁路建设到时候也已经初步修建完毕,因此北方饥荒便能止步了。
至于人口稠密的南方……
“至眼下,南边的移民情况如何?”
朱由检舒展了一下眉头,曹化淳闻言也毕恭毕敬回礼作揖:
“和之前预料的差不多,南直隶,湖广、浙江的旱情止步后,当地的许多饥民又回到了地里继续刨食,不肯再迁移。”
“唯有江西,接连两年大旱,两千多万亩受灾,八百多万亩绝收,以至于多出了许多百姓纷纷请求迁移。”
“多出许多百姓?”朱由检来了兴趣,而王承恩也插话笑道:“回殿下,足足多出了三百多万百姓!”
王承恩说完解释了一下,总之在这场旱情前,江西在黄册上的人口是一千零六十余万人,但接连的两年大旱让不少地主士绅破产,养不起佃户后,便只能把佃户放了出来。
士绅地主这一放,加上自己主动隐匿的百姓,江西的人口前后便多出了三百多万人,达到了一千四百余万人。
这三百多万受灾的佃户里有不少人请求迁移,仅仅半年的时间,江西的迁移铁牌就发了整整七十二万块。
七十二万人要求迁移,以大明的海运实力,虽然能做到,但却需要时间。
因此下半年以来,皇店的船只都在为迁移保驾护航,以每个月迁移十几万人为进度,不断的把百姓从江西带走前往瀛洲、旧港、麓川、交趾等地。
也正因如此,各地的人口都在不断激增。
至九月,旧港、交趾两省的汉人人口突破了三百万,麓川的汉人人口突破了四十万。
算上南州,整个东南亚,大明的汉人人口达到了六百七十多万,可以说每年都在以四十几万人的进度迁移。
眼下,整个旧港和南州已经汉化,而麓川和交趾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想要让当地汉人占比达到六成及其以上,只需要二十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二十年的时间里,朱由检会执政大半,也就是届时即便无法大面积汉化当地,但汉人在当地也算得上主体民族了。
算上东北地区,只需要十年的时间,汉人大一统王朝的标准,恐怕就会提高到两京二十四省,面积远超元清。
想到这里,朱由检心情也好了不少,对王承恩摆了摆手:“传膳吧。”
“是!”曹化淳和王承恩见朱由检传膳,相继一笑,心里的石头安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