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三十六章 党争爆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弟弟准备一同进行复南洋和复套的两大战?”

    八月中旬、当复套和复南洋的计划彻底敲定,消息连同行军路线传回京城,皇宫内正在逗弄着自家皇嗣的朱由校也停下了举动。

    他侧头看向了带回消息的曹化淳,而曹化淳闻言微微颔首,又作揖道:

    “南北同时出兵,所出动战兵十八万左右,复套出兵十四万七,复南洋出兵三万三,甲等舰队四支齐出,另出海军步卫两支。”

    “耗费如何?齐王府能承受否?”朱由校接过了两份南征北讨的计划,一边看,一边询问。

    对于询问,曹化淳也用五军都督府上万书吏计算后的数据做出回禀:

    “复套民夫四十六万四千余人,挽马二十四万六千四百匹,每月军饷、民夫工钱耗费六十二万两,粮秣、蔬菜、马料折色耗费二十七万两,火药石弹耗费数万两。”

    “复套每打一月,大概消耗在一百万两上下……”

    “相较之下,复南洋要简单不少。”

    “复南洋需动用三百艘六千料的辎重船,还有海商李旦麾下的百余艘商船,所需民夫两万四千余人足够。”

    “民夫与大军每月耗银六万余两,粮秣蔬菜每月耗费估计在三万两,火药石弹上万两。”

    “复南洋每打一月,大约需要耗费十万两上下。”

    “两战同时开启战端,应该合计一百一十万两的军费开支,五军都督府内尚有存银九百二十七万两,粮食折色尚有四百五十二万余两。”

    “不过、眼下除四川行都司、云南东南部,广西西部等地卫所没有革新外,其余卫所尽数革新,军屯田之数已经达到八千七百余万亩。”

    “秋收之后,今岁田赋岁入四千万石左右,折色后合计一千六百余万两,算上皇店支出,合该有一千九百万两左右。”

    曹化淳将五军都督府的家底全盘托出,而朱由校听后也不觉得奇怪,毕竟他早就知道五军都督府革新后的粮食岁入不会太低。

    “五军都督府今岁上交户部的田赋合该有多少?”朱由校合上两份计划,直视曹化淳。

    对此、曹化淳不假思索的回禀道:“应该在一千三百万石上下。”

    “也就是说、今岁五军都督府的岁入在五千三百万石……”朱由校沉吟片刻,随后开口道:

    “辽东、琉球府,以及复套,复南洋后的难民、饥民迁移,从即日起便从户部调粮。”

    “五军都督府又要攻城掠地,又要管理难民,着实有些难以承受。”

    “你让忠贤起草旨意,下发户部吧。”

    朱由校一开口,便将眼下五军都督府的一个难题给免除了。

    随着今岁五军都督府的田赋缴纳变多,户部那边估计岁入的米麦也不会低于四千万石。

    反正眼下军饷不用户部和兵部考虑,户部除了发工部的班匠银和用料外,便只是负责百官俸禄和五城兵马司俸禄了,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米麦。

    倒是如果户部帮忙分担移民花费,五军都督府能更好的攻城掠地。

    “奴婢领命……”

    得到朱由校的指示,曹化淳松了口气,毕竟眼下的齐王府确实负担不起五军都督府和迁移百姓的开支了。

    别的不说,五军都督府单单每年的军饷就高达一千三百多万两,再负担数百万百姓的迁移花费,那几乎得让御马监往死里干。

    并且时间一长,估计齐王府也得欠饷了。

    现在有户部的分担,他和曹化淳也能轻松不少……

    “我听李若琏说,五军都督府的军额超出了原本的定额?”

    忽的、朱由校突然开口说起了五军都督府的兵马数量一事,而曹化淳闻言也是带着苦味的话语回应道:

    “回万岁,确实如此。”

    回应过后、曹化淳也解释道:

    “西北的军额超过了五军都督府的规制,眼下已经达到了四十八营。”

    “此外、吸纳黔国公府、丽江木氏和其他土司的西军都督府也超出了规制,达到了五十二营。”

    “原定额五军都督府是二十八卫一百八十营,眼下却达到了二十八卫,二百四十营。”

    “兵力从七十万提升到了八十八万……”说到这里、曹化淳隐晦的看了一眼朱由校,立马又解释道:

    “不过、殿下也说了,四川行都司和广西、云南等地土司,很有可能会因为抗拒改土归流而反叛朝廷。”

    “因此南军和西军在镇压土司之后,兵力应该会略微下降数营。”

    “之后南军和西军,也要着手收复安南、三宣六慰等地,因此兵力多并不出奇。”

    “至于北军,在复套之后也会休整一年,着手清理青海一带的青虏,兵力刚好。”

    “东军都督府暂时还是以防守,外加恢复辽东为主,等辽东田亩数超过两千万亩,人数超过四百万人,便可以支持大军北扫建虏了。”

    曹化淳把五军都督府兵马数量增多的事情合理解释了出来,说白了就是眼下还有很多大仗要打,兵马数量多一点不是坏事。

    七十万的兵力是击败了四周敌国后的稳定兵力,如果现在就保持七十万兵力,那么战事开启后,前线有折损,后方就得立马募兵,时间上来不及。

    可即便如此,大明的兵力也太过惊人了。

    八十八万的战兵,可以说只要后勤跟得上,明军完全可以横扫欧亚大陆。

    要知道此时大洋彼岸正在进行的第一次全欧战争,又称为三十年战争的参战兵力也不过三十到五十万不等罢了。

    不过、正是这后勤的问题,导致了大明没有办法在陆上向西随意开拓。

    如果只是像北方沙俄罗曼诺夫王朝一样,派出几百上千人的探险队,向东方探险,那当然可以,但问题是大明如果用这个模式,最少需要维持三四万的西征兵马才行。

    出了嘉峪关,不管是哈密、卫拉特(瓦剌)、叶尔羌、哈萨克,还是布哈拉等汗国,他们都能拉出一到四万的兵力。

    陆上丝绸之路的落寞,也代表着向西开拓在这个时代,只剩下了战略地势这一个优点。

    收复西域是朱由检必须要做的,但收复西域之后是否需要收复中亚就成了一个问题。

    从这次复套和复南洋的支出就能看出问题。

    每个月花费十几万两,一战顶多一年,花费上百万两就能收复广袤南洋地区。

    再看复套,如果复套要打一年,花费是上千万两的规模。

    如果要收复西域和重要,这个数量还要提升,因为河西之地供养不起超过五万的军队,只用从关中开始运粮才能供养和保证军队后勤。

    从关中西陲的宝鸡向西前往西域最大的耕种基地尹犁河谷,距离是五千三百多里。

    哪怕出兵四万,这五千三百里所代表的民夫数量,便是最少一百万人。

    这还是因为有着河西走廊的支持,如果没有河西走廊,最少需要二百六十多万民夫才能保证四万人远征五千多里。

    所以即便是盛唐有着陆上丝绸之路、温暖期天气的加持,唐军也不过能在西域维持四万四千兵力罢了。

    与盛唐西域有民百万相比,晚明时期的西域人口不足四十万,关中气候更差,亩产耕地,明军所需要面对的后勤压力更大。

    花几千万两打下中亚和西域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因为小冰河大旱在陕西爆发后,想要维持西域和中亚大军,就需要从湖广、河南、四川运送粮食了。

    几千万两银子砸在西边,虽然能获得万里疆域,但产出却低的惊人。

    但这几千万两如果砸在南边,所获得的收益就大的吓人了……

    正如此、在听到了曹化淳的解释后,朱由校也难得开口说了五军都督府的兵力之事:

    “西军与南军都督府的兵力倒是可以多些,至于北军都督府和上直、东军,只需要令漠北臣服,巩固河套和辽东、努尔干即可。”

    朱由校的话,完全就没有把收复西域当做战略目标,因为这个时代的西域除了尹犁河谷等少数绿洲,其余地方比后世更为荒凉。

    这样的思维,也符合明代君主的一贯思维。

    明代不是没有想要收复西域的君主,可当他们向入关的关西七卫询问,下令出关,关西七卫蒙古贵族的头都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在关西七卫蒙古贵族看来,嘉峪关以内简直就是天堂,关外则是鸟不拉屎。

    因此他们宁愿解散部众,种瓜生活都不愿意带兵出关。

    曾在关外生活的他们都如此,更别提汉人了。

    在朱由校的兴趣里,他只对东北、漠南、南洋,安南、三宣六慰有兴趣。

    因此在见到了朱由校的态度后,曹化淳迟疑片刻便道:

    “奴婢手书送与殿下,想来殿下应该会同意的,另外……”

    曹化淳忽的作揖道:“万岁、殿下询问他何时能回京看望万岁您。”

    “回京……”听到这两个字,朱由校脸色也迟疑了起来。

    他也想见自家弟弟,但问题是眼下的京城并不方便……

    “给我打!”

    当朱由校迟疑的同时、南镇抚司诏狱内、万言扬等诸多东林言官被绑于木架之上,南镇抚司锦衣卫手持长鞭挥打。

    遭受鞭挞的万言扬几欲晕过去,但很快又被盐水泼醒,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遭受这样待遇的不止是他,还有其他一些东林言官。

    他们之所以遭受这样的待遇,也是因为一个人的上疏……

    “有什么冲老夫来!何必冲老夫同僚下狠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