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赶到瀍水,他其实也是不能保证的。尽管如此,韩雄仍然义无反顾的率部前来,这自然是因为对李泰抱有极大的信任。
“唉,大将军这么说,末将等更感羞惭。旧年大将军入境击贼、功绩辉煌,离境之日虽因庸人害事、形势不复最好,但仍不失经营维持的余地。但东贼师众卷土重来,末将等败绩失地、连连后退,新复之土尽数沦陷……”
韩雄讲到这里,神情更显失落。
李泰见其须发灰白、身形也较之前分别时瘦了许多,可见这几年过的也是颇为煎熬,甚至毫不掩饰对之前军败于此的赵贵和宇文护的轻视,心内也是不由得一叹,转又说道:“韩将军等虽然是一地之雄杰,但贼是举国之力来攻,以寡敌众、纵然败绩亦情有可原。”
说话间,天空中突然雷声轰鸣起来,似乎是要下雨。李泰看一眼前方河谷中的战况仍然胜负难分,而且双方斗志也都非常顽强,怕是短时间内难以结束战斗。
想到将士们昼夜兼程抵达此间,体力消耗必然也已经快达到了一个极限,若再继续雨中交战,秋雨冷冻之下恐怕会有疾病缠身,就算军中携带有足够的应对时疫风寒的方剂药物,必然也会极大影响接下来的行动,于是李泰便想尽快结束这场战斗。
不过看敌军仍然厮杀勇猛,李泰也不得不感慨这些北齐军队斗志之强,之前遭受伏击恫吓,但在缓转过来后却仍能保持斗志昂扬,确实是非常难缠的对手。
只看敌军这勇猛气势,想要快速结束战斗恐怕是很难。此间韩雄不过几百军众,而且多数都是轻装无甲,即便投入战斗也助益不大。
天空中的雷声越来越大,而且还伴随着闪电,整个天空中阴云密布,这种雷雨天气在深秋时节是非常罕见的。联想到历史上西魏此番东征的经历,李泰不免都有点怀疑,莫非这样的天气也是高洋天命所归自带的天气BUFF?
不过略作沉吟后,李泰还是决定得把这一层BUFF硬刷到自己身上来,他着令张石奴率领一百多名黑袍壮卒们登上战场附近的山岩顶部,趁着雷电轰鸣的间隙,向着下方大声呼喊道:“此间乃是大魏世宗宣武皇帝陵寝,尔等贼卒追从高氏逆贼叛国逆魏,宣武皇帝英灵震怒!李大将军上承天命、讨伐贼逆,天雷助战,轰杀顽贼!”
李泰也并没有说谎,瀍水上游的确就是北魏宣武帝景陵。旧年独孤信收复洛阳的时候,宇文泰便带着皇帝元宝炬屁颠屁颠返回祭拜先陵,正逢侯景率兵攻夺金墉城,然后宇文泰便着急忙慌前往迎战侯景,之后便引发了河桥之战。
做贼心虚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哪怕是有盗亦有道这样的理论基础,但为什么不直接说“盗有道”呢?说明盗终究还是不道的事情,高洋窃国,群下为贼,起码在其君威塑造起来之前,这种心理也是普遍难免的。
虽然说南北朝乱世政权转换只是寻常,但北魏这么多年的国祚,终究也是营造出了一定的正统观念,所以当听到这些魏军士卒们伴随着雷鸣声的呼喊时,河谷中仍在坚持顽抗的北齐人马心内也渐渐慌了。
举头三尺有神明,此时头顶那轰鸣不断的雷电便仿佛苍天一遍遍对他们的声讨责问一般,所以渐渐的便有将士胆气不再,开始拖刀向后方逃去。如此一来,恐慌的情绪便飞快的在战阵中蔓延开来。
尽管那将领也在极力想要维持战阵,但他终究不是敢与天雷搏斗的薛孤延,只能眼睁睁看着军阵逐渐的瓦解崩溃,自己便也只能率领亲兵快速的脱离战场,寄望能在后方收拢败众,然后再继续反杀回来。
眼见敌军溃败,李泰心里便也暗暗舒了一口气,旋即便又着令五百精骑衔尾追杀。至于战场上退下的将士们则在原地稍作休整,然后便开始向河谷内退去,并且开始忙碌的设栅扎营。
若情况只是如此,倒也不失为一个智退敌军的佳话。可是随着敌军退走,天上的雷电轰鸣声渐渐停息下来,原本厚厚堆积的阴云竟也徐徐散开,甚至山谷中又洒落下一片夕阳光辉。
李泰瞧着这天气的反常极端变化,心内不由得吐槽几句,但旋即便察觉到韩雄望向他的眼神隐隐有些不同,敬畏中还带着几分惊奇。
看到韩雄这眼神变化,李泰心内不免一动,这老哥该不会以为刚才天雷是自己召来退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