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41章 良心企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文军商量这两个药的专利使用问题了。

    李文军倒是没有在这件事上狮子大张口,毕竟很多药品研发还要跟这两个企业合作。

    按陶光明的说法:“他也就是把前期研发费用拿回来了七成而已。”

    业内人士才知道这个有多吓人。

    可是两大药厂欣然接受。

    毕竟这些药在白种人群里的受众远比黄种人多。

    他们和李文军又秉持着谁生产的药在谁地盘上卖的原则,绝不捞过界。

    李文军把专利使用权卖给他们,等于就是把大市场让给他们。

    所以他们出点成本也是应该的。

    他们如果太小气,李文军以后弄新药找别人怎么办?

    他们拿了这个专利生产的药经过测试投入市场后价格是李文军在中国给出的价格五倍以上。

    对外宣称,是因为付给了李文军专利费,为了收回成本。

    陶光明他们这会儿才觉得李文军以前说“文军新城”药厂的药价卖给每个中国人都是良心价是什么意思了。

    这帮西方的药厂真是好黑。

    这次回去之前,杨守拙给李文军下了个研发订单。

    这是他跟李文军认识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请求李文军帮助研发一个产品,以前他都只是等李文军弄好了拿走用。

    他要李文军做一款破冰调查船,就是能在极寒的海域行驶并进行调查研究的船。

    中国在基地科考已经二十年了。

    最开始用的船是李文军跟欧洲合作后买回来的一艘能在结冰海面上行驶的货船,不具备破冰的能力。

    后来研制的破冰船体积太小,能力也不够。

    李文军自己的货船,也是因为没有破冰的能力,所以冬天尽量走不结冰或者冰面较薄的海面。

    因为一旦被冰困住就很麻烦。

    一卡就是几天。

    如果没有风就更糟糕,压根就动弹不了。

    这一次夏天去南极科考的船被冰困在海上十天。

    如果打仗的时候需要从南北两极的海面上用船运送物资,这个没有破冰船的短板将是致命的。

    所以上面也下了决心,投入资金找企业和研究所来合作研发破冰船。

    然后研究之后,发现想找到合适的企业还不是那么简单。

    要能造船,还有材料研究和设备,发动机等机械研发能力。

    还要求企业有充分的信誉,能耐得住寂寞,不泄密。

    毕竟国家需要长期大量投入,成果也具有战略意义,企业不能见钱眼开卖给别的国家。

    他们看了一圈,只有李文军这里最合适了。

    产业链齐全,研发生产一体化。

    第一艘极地破冰船是由俄国人设计,俄罗斯人具有多年在极寒海面行驶的经验。

    而李文军跟俄罗斯的多个民间政府要员关系良好,可以拿到技术支持。

    最重要的是,上面能信得过李文军。

    李文军静静听杨守拙说完,回答:“我尽力,但是不能确定研发需要的时间。”

    李文军把船舶厂和机械厂叫到一起,开了个闭门会议,下达了这个任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