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标题章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无论是华夏的传统,还是大明的文化中,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未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一项事业,因此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当然收入也很高。

    但是并不意味着老师就没有责任,早在帝国建国之初,对于帝国的教育朱先海,就进行了一番思考。

    无论是华夏的传统,还是世界的发展,教育都是普通人唯一的上升渠道!

    不过教育在很多时候是不公平的,比如说,有的人生在罗马,有的人生来骡马。那些出生在像中都、南华、应天、临海等大城市里的孩子,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享受最好的资源,见识最丰富的事物,而小地方或者农村的孩子呢?所受的教育条件远逊于他们,这也导致了他们在人生竞争中的劣势,教育的落后成为普通人上升渠道中最大的障碍。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为此,朱先海想过很多,所以,早在南华时期,他就打破了常规,将所的老师全部收归教育部门直属,尽管所有的老师到了一定年限,都会获得职级的晋升,升级加薪,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每个职期都必须要有一半的时间,在异地任职,这个异地并不局限于一省一市,而是全国性。

    也正是从那时起,中都的老师可能会到最偏远的火烧岛、亚马逊中小学教书,而亚马逊的老师,也有可能到中都、南华的学校工作,也正因如此,老师才会被视为“圣职”,因为他们是为社会做出巨大牺牲的职业,因而是无比神圣的。

    而为了保证教育均衡,不仅仅只是老师全国性的流动,帝国中枢提供的教育补贴,虽然是按照学生数提供,但也充分考虑到地方的经济差距,经济发达的地区,中央教育补贴会适当减少,用于增加对落后地区的补贴,同时从法律上制定标准,既最发达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与最落后地区悬殊不得超过20%。

    正是得益于这一系列的努力,帝国的教育一直都是非常公平的,即便是远离现代世界的亚马逊雨林深处,也有设施条件不逊于南华的中小学,那里的孩子可以和中都、南华等大都市的孩子接受相同的教育,教育资源上的均衡,保证了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有公平的上升渠道。

    当然了,帝国也没有学区制,更没有名校,早在盛德年间,帝国就流行一句话——最好的学校就是距离你家最近的学校。这绝对不是口头上的,而是事实。

    而这一切的背后,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比如数百万老师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

    “他刚走的时候,我甚至恨过那些官员,为什么一定要让老师东奔西走……”

    听着韩冰的抱怨,朱先海无奈的长叹口气,说道。

    “我很抱歉。”

    “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

    韩冰摇头说道。

    “都已经过去了。我能够理解这些,老师总是要有所牺牲的,当时他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所有的一切。我只是抱怨一下,为了我的孩子们,还有我自己。”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女人的表情充满是落寞,作为一个寡妇,这两年她承担了太多。

    突然女人又长松了一口气,面上的落寞便消失了,她看着他说道。

    “现在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家里有我们两个人了……”

    这话时她的美眸中尽是妩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