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女郎了。这话说的,让先生觉得小弟子水深了。
周大人说练习骑射竟然是认真的,这几日闲暇都是陪着圆圆姜姜一起练习射箭,途中练习骑马,赶车的齐大同周大人建议循序渐进人家周大人都不采纳。
结果就是周大人的大腿根磨破皮了。这叫自找罪受。
这罪糟的,让姜常喜看了都心疼,每天还偷偷的给周大人上药,原因是人家周大人怕影响了,在儿子,闺女眼里的高大形象,姜常喜说他是吃饱了撑的。
人家周大人偏偏很坚持:「我总要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本事。习惯习惯就好了,听说边郡的儿郎都是长在马背上的。」
姜常喜:「你是过去坐郡守的,不是去打仗的,你拿得出手的本事不是这个。长在马背上的人,都是放牧的。」
周澜:「我这也算是破格录用,不然我这样的怎么也要先做一阵子副手的。站住脚,怕是不太容易。」
姜常喜终于听出来了:「周大人是不是有点紧张。」难怪成日里这么折腾。
周大人有点骄傲,当然了也是紧张的:「好歹也是主政一方,一把手。」他连跟在别人身边学的机会都没有,可不是很紧张吗?
姜常喜觉得周澜想多了,吏部那是一群官员,成天在琢磨这些事情,他们能不知道周大人的情况吗:「让我说,周大人还是先淡定下来的好。」
周澜不淡定,那可是郡守,手下多少个县衙呢。若不是信任,都不能这样破格录用。
所以人家一路上那真是不得闲,虽然带着闺女儿子,可不耽误周大人练习骑射,有时间就同先生一块研究边郡那边的形式,还有作为郡守的一些分内工作,要如何展开都想好了。
等越是接近边郡的时候,周大人的兴奋也没有了。这边郡之地情况特殊,路过的郡县越来越破落,连作物都越发的寒酸。周大人终于对郡守这事,稍微下头些了。
等到周大人按下激动,想起把齐大喊来,了解边郡的时候,周大人彻底歇了心思。
忘记了,没有人比齐外祖父身边的人更了解边郡,自己竟然舍近求远。早就该这样的。
边郡之地,繁华的是临近边郡的郡县,可他们不归边郡管理。
周大人上任的地方,其实也就是几个关口,当然了地方也不小,这边地广人稀吗。
而且这里的县官都听守将的,就是个协理,地理位置特殊,这个周澜也没什么好说的。
问题就是县官都听守将的了,他这个郡守管谁呀。这问题老大了,想了那么多好的政令,怕是根本就行不通。
还有就是任何事情,想要做起来,那都要前期投入的,而听齐大的话,怕是郡守不富裕,拿不出来钱让周大人去搞基本建设。
当然了有钱也得同人家守将商量的通才成。周澜意识到了,难怪自己没经验都给派来当郡守了,怕是人家看重的就是他没经验。
因为要被守将掣肘的。
大家都在搞军事,他如何搞民生。感觉头三脚很难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