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双方初合作,朱嬛诉缘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相信罗晋开不笨的话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当然,没能彻底解决山鬼的危害,我和二叔心里都有些惭愧,但事到如今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了,交给警方处理是最好的选择。

    莫咯等人对我们又是一阵千恩万谢的,然后这才快速地离开了。

    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我叹了一口气,他们跟着来连他们亲人的尸骸都没有找到,此时的心情肯定不好,但茫茫大山,我们几个人又怎么去寻找?

    我不是救世大侠,留给我的时间也不足三个月,能不能活过三个月都还是个未知数,对此也只能感觉无能为力,一时间,我感觉有些闷得慌。

    双方人都准备好了,我问朱嬛,墓葬图上的墓还有多远?他们是怎么确定这个墓葬的位置的?

    朱嬛回答说,这个墓葬的位置是半个月前才确定下来的,不过说是确定,大家也只知道在这山脉一带,毕竟是古墓,有墓葬图也不好找。

    我一愣,说那我们还得继续去找咯?

    朱嬛点了点头,说应该快了,根据之前的探测,再往东方前进十几里的路就差不多了。

    所谓的往东,就是还得深入大山,这让我十分疑惑,按道理这么一座大墓的话,历史应该不会太过久远,究竟是何人的陵墓会选在茫茫大山里?难道是墓葬的主人十分热爱大自然,死后也想拥抱大自然?

    当然我知道这个想法纯粹扯淡,事实上,伟大的板块运动使整个国家的地形分为了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这个即使没学过地里的童鞋想必也有所耳闻,就不多做介绍,实在有不了解的,可以问问地理老师。

    第二级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的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下降到1000~200>

    第三级阶梯:在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分界线是: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山脉,经祁连山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

    这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们暂且不提,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云贵高原的高处,这里的一个特点就是山峦连绵起伏,地下暗河岩洞交替,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其实根本不适合挖多大的墓坑,因此西南地区多时兴悬棺葬,这种大型的地下墓葬相反比较少见,一般来说,只有相当有身份地位的才搞这么大一个陵墓。

    我听朱嬛的声音并不像是本地口音,甚至不像川渝黔滇的口音,便问她是哪儿的?

    朱嬛回答说,他们是福建来的。

    我十分惊讶,这么大老远的跑来,只为了盗墓?你们是职业盗墓贼么?

    老实说,我对盗墓贼印象不怎么好,总觉得这是一群靠不正当手段谋取钱财的人,从古至今,掘人家祖坟的,这就是犯了最大的忌讳,是要被世人唾骂的。

    不过一想,我们此行的目的不也是干了盗墓的事情么?倒是不能指责人家。我暗自摇了摇头,要不是棺玉对我太过重要,我也懒得管这档子事,乖乖地去找铜锣花多好的?

    朱嬛脸一红,说:“我并不是盗墓贼,这墓葬图是祖传的,墓葬里有一件东西对我们十分重要,我们三人也没想过要去主陵墓,而是墓葬里的另一个地方,当初我爷爷藏了一件东西在这里,我们是来取回去的,但四爷等人却是真正的盗墓贼。”

    我有些惊讶,问:“你爷爷是做什么的?怎么来过这里,还藏了东西在这里?”

    一路上气氛有些沉闷,朱嬛就跟我解释了起来。

    原来,朱嬛的爷爷当年打鬼子的时候来过这里。经过独山一战后却是脱离了大部队,没能赶上解放战争,但却是参加了西南大剿匪战役。

    黔州都匀独山大战相信不少人都不陌生,1944年11月,桂林、柳州、南宁相继在日寇铁蹄下失陷,为巩固已打通的大陆交通线,侵华日军第11军第3师团和第13师团的主力约1万人,分3路北上,追击溃退的中*>

    由于中方狙击力量单薄,日寇轻易突破广西西北边界,短期内侵入黔州,12月2日,占领独山、荔波、三都、丹寨等县。日军在独山火车站附近的墙壁上狂妄地书写“无血占领”四个大字,直逼黔阳,震动渝州(顺便提一下,我的大学就是在渝州读的,掩面遁走~)。

    侵华日军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中国民众无比义愤,纷纷自发抗击敌寇,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当时奉命死守独山的国民党29军91师,正好是“七七事变”时在芦沟桥抵抗日军的部队。

    王铁麟师长率领三个团,在独山境内公路沿线,从黎明关到黑石关,从甲捞河到深河桥,对敌军层层阻击,展开了一场场生死存亡的激战。由于深河桥已被炸断,侵华日军行动受阻,进入独山的日军最终没能越过深河桥一步,终于在12月4日夜开始撤离独山城。91师于12月8日拂晓收复独山。

    而朱嬛的爷爷就是这一支军队的,想不到朱嬛的爷爷还是抗战元老,我一时间肃然起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