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一章 等方沂三件套就行了(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少年的“点映”,“试映”总算是上了正道。之前一直是小众提法,很少有人跟风,反而和方导唱反调。

    现在被打痛了,想起方导的先见之明来了。中影带头,宣布旗下院线的所有电影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点映,并据此安排排场率。

    可惜这三年已经变化了许多,中影的院线在全国不再是举足轻重。

    ——总之,宣传口径是一回事,但私下里总菊是很急切的,先后召开两次行业研讨会,头一次是魔都电影节之后,后一次是现在。

    你能想得到的导演都参加了,当然也包括了方沂。

    他在其中的地位挺特殊,他又是文艺创作者,也是市场的技术支撑方,内容产出方,同时霸占了导演、特效人和制作人三个角色,他的意见是研讨会的重中之重。

    总菊一年要搞很多次研讨会,大部分时候都属于做报告的性质,只有做报告的人自娱自乐,其他同行未必来听,听了也当耳旁风。

    文化人很难对另一个文化人服气。

    方沂每部电影上映后都有做报告的环节,总菊号召同行学习领悟“方导先进经验”,基本上没什么用,走个流程而已,没有成文条例出来。

    去年方沂做的所有报告中,只有和韩三坪联名发的“电影工业化”起了作用,最终演变为对电影行业的扶持和追加投资,算是方导真正为大家饭碗做的贡献。

    ——研讨会的经过不必多说,主要是宣布两个事情。

    第一,电影界的洋务运动正式开始,首期“留美幼童”选出来了,这批青年导演将远赴美国派拉蒙影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见识好莱坞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并在处女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资金扶持。

    什么是青年导演?

    这本来是一个不带标签的名词,伱岁数小你就是青年导演,但逐渐演化为区别于第五代的新生代导演,是一种认同新理念的松散派别统称。精神领袖是方沂,这帮人在美学、技术、叙事等对前人有一定程度的突破。

    因此四十岁的乌尔膳是青年导演(拍过《刀见笑》),三十七岁的张蒙也是青年导演(拍过《钢的琴》),方沂甚至于宁昊都算是青年导演,而陆钏就不算是“青年导演”。

    手下的哼哈二将郭凡和陆阳,本来都该是“留美幼童”,但是这俩决心做本土派手搓核弹,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第二,讨论下半年国产电影的出路。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下半年如果还是这么惨淡,你拿什么给上峰交差?

    放开第一年,你就搞成这比样?

    总菊无法变出票房,只能遵循路径依赖,继续走“好日子还在后头”的叙事手法,用某一部电影的成功提振士气,掩盖掉当年度总体的颓势。

    看来远大的理想要靠方沂来实现了。

    只要方沂的电影上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sorry,后一章被审核了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