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5节 援蔡闹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动作。现在,诸侯们都对晋国不满意了,那就让咱大齐来让大家满意吧。这次会盟的结果是让齐景公下定了决定,只要机会合适,那咱大齐国就第一个出来跟你晋国叫板。

    郑国呢?郑国执政大夫游吉已经去世了,这位亲晋派执政大夫一去世,郑国国内对晋国长期积累的怨气便要爆发了。令齐国人不敢相信的是,后来,就是这个郑国,率先起来反晋。

    让郑国起来反晋的其中一个原因,正是这次诸侯盟会,郑国人认为受到了晋国的侮辱。原来,这次盟会,范鞅看中了郑国的羽旄,这是一种专门用于装饰旌旗、旄节等的五彩羽毛,非常珍贵。

    郑国的羽旄,是受赐于天子,对郑国来讲,那是国宝。往往用于大型隆重的庆典活动或者将士出征誓师活动,而且手执羽旄旗帜的,是相当有地位的大夫甚至国君、世子、统帅本人。

    现在,晋国中军元帅范鞅来借,不得不借啊,再说,人家明确说了这是借,用后肯定会还的。

    结果,范鞅把郑国人视为国宝的羽旄装饰在旗杆上后,就让一个贱民级别的人手持旗帜进入会场。这下把郑国人惹火了,这明摆着就是不尊重郑国,是对郑国的不礼之举!你说,郑国还会对你晋国死心塌地吗?

    然后是卫国,这次召陵会盟前,卫国人听说十八国盟誓排名的初步名单中,居然把他们卫国排到了蔡国之后。这下卫国人不高兴了,两国虽然都是侯爵,但一直以来,中原诸侯排名,都是卫国排在蔡国之前。

    范鞅却为了突出蔡国,就把卫国的地位给降了一个名次,这在象卫国这样传统的礼义诸侯来讲,是一件天大的事。今天被排到蔡国后面,那以后便永远要排到后面了。

    幸亏卫国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派出了学识最为渊博的大夫祝佗及时交涉,总算为自己争回了荣誉。但晋国对卫国如此不尊重,令卫国人大失所望。

    还有鲁国。因为鲁国国君鲁定公新立,根据周礼,晋国应该派人去朝见新君。最喜欢去鲁国的人当然是范鞅,在鲁国的这场君臣争斗中,自己有恩于鲁国的季孙氏,自己去鲁国聘问,肯定是一个肥差。

    结果范鞅到了鲁国,鲁国人以七牢之礼款待他。古以牛、羊、猪为一牢。七牢即牛、羊、猪各七只,鲁国这是以诸侯之礼来款待范鞅。

    范鞅只是一个诸侯的卿大夫,按理连七牢都不配。但由于鲁国不知为何,曾经在接待一个爵位仅仅是子爵的小诸侯国国君时也用过七牢之礼,这下范鞅不干了。史料记载,范鞅大怒,大怒的理由就是自己是代表大国国君的,子爵用七牢,那象晋国这样的大国怎么能与小国一样?

    鲁国人实在没办法,最后是足足用了十一牢!这事后来却越闹越大,因为后来吴国崛起后,吴王夫差到了鲁国,要求鲁国人用一百牢来接待他!理由很简单,你鲁国人不是接待象范鞅这样的一个卿大夫都用了十一牢吗?那不是已经自己不按照规定来办事了?

    既然不需要按照规定了,那便杀一百头牛、一百头羊、一百头猪来款待寡人吧,寡人可是吴王哦。

    如此蛮横无礼,让最守礼制的鲁国人对范鞅很失望,对晋国也很失望。尤其是晋国在处理鲁昭公一事上,虽然三桓专权,但还是有许多鲁国人认为,让自己的国君长期滞留在外,是鲁国的耻辱。如果没有晋国尤其是范鞅的从中作梗,说不定鲁国不需要承受这种耻辱。

    然后是楚国及其盟国。单方面撕毁弭兵会盟盟约,再是以一丁点屁大的事纠集诸侯准备讨伐楚国,然后是无端讨伐并灭亡沈国。楚国对晋国很生气。

    诸侯皆对晋国有了反心,而晋国的中军元帅范鞅却还在那里胡作非为!晋国,真是到了霸业尽头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