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2章 徐温落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令,开启内城门。

    朱瑾率军进入内城驻扎,陶雅没有更换钟泰章。

    陶雅属于淮南军元老,地位在徐温之上,虽然游离扬州中枢之外,但是威望影响淮南军人心。

    高层窝里斗,中下层的淮南军兴不起同仇敌忾,该干嘛干嘛。

    严可求还是军府判官,扬州司马,很少有人鄙视严可求。

    徐温对严可求有恩,杨行密一样有恩严可求。

    杨行密的威望,依然影响着淮南军心。

    徐温只是多年老好人,近年雄起,对于淮南军的影响,不如陶雅。

    总之,中下层对于高层的窝里斗,谁胜出听谁的。

    次日,大江外来六千兵力,进入扬州外城。

    韩二郎任职外城左衙指挥使,黄猛任职外城右衙指挥使,怀柔的原班接管外城守军。

    随同而来的还有张文成,任职扬州长史,权知扬州军府事。

    杨隆演,名义上的扬州刺史,淮南节度使。

    韦扶风许诺严可求,以后升任扬州刺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张文成一到,陶雅主动成为吉祥物,留在军府喝茶养生,过段日子回去歙州。

    韦扶风许诺陶雅赐封郡王,世袭罔替三代。

    五日后,李承嗣率领三千兵力回归楚州。

    韦扶风给予李承嗣的承诺,封国公,一生任职楚州刺史。

    十日后,钟泰章外放滁州刺史,带着一家人,一百内城门将士,离开扬州赴任。

    川南军出身的指挥使杨一刀,接管内城门镇守。

    张文成遵从韦扶风的吩咐,外放判官衙署的李掌固,任职扬州码头关令,相当于七品县令。

    十五日后,朱瑾率领三千兵力,北上任职寿州刺史,接管节制淮河防御。

    寿州刺史周本,迁任庐州刺史。

    润州驻扎大军,分批撤离的减少,直至留守两万军力。

    扬州统治,兵不刃血的变天,战争阴云消散。

    百姓习惯的事不关己,为了生计劳碌。

    韦扶风身在润州,愉悦的放下了担心。

    韦扶风是依据徐温的‘礼贤’,策略了擒王夺取扬州。

    李承嗣乃是河东战将,淮南军打拼初期,徐温为什么没有军功,主要自身没啥武艺。

    韦扶风的策略变数,李承嗣与朱瑾贪图霸占扬州,或者有野心的扬州将官,不服的发动战斗。

    韦扶风忽略了一个事情,徐温把持扬州期间,清除过桀骜不驯的将官,尤其张颢的亲信,杀个精光。

    事实上,李承嗣与朱瑾的变数不大,他们外来的军将,没有信心立足扬州。

    陶雅具有霸占扬州的资格,只是没带来兵力,年龄老大,儿子任职越州,家眷在歙州。

    韦扶风谨慎排查淮南军人物,想起忽视了光州刺史柴再用。

    光州属于淮河防御一段,假如柴再用投降宣武军,很可能引得宣武军出兵淮南道。

    柴再用军功彪炳,是个善战的武将。

    韦扶风书信一封,使人快马送去光州。

    书信内容客气的叙旧,许诺类同楚州刺史李承嗣,柴再用一生任职光州,给予世袭六代的封侯。

    如果,柴再用不愿久在光州,以后能够迁任相比富庶的州治。

    柴再用接到楚瑜书信,非常的意外,安下心的不再纠结,书信回复满意楚瑜的关照。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原来,柴再用投靠了徐温,听说陶雅取代了徐温,心态为之忧虑,担心遭到陶雅罢官。

    想不到,扬州变天的真正人物是楚瑜。

    韦扶风接到柴再用回信,为之宽心。

    过了一个月,又做出安抚决策,任职徐温蕲州刺史,徐知训蕲州永宁县令。

    韦扶风的宽容,出于李晟(徐知诰),严可求的请求。

    徐温得脱囚牢,回归家中称病不赴任,认怂的不露面,事实上遭到监视居住。

    徐知训赴任蕲州,途径江宁请见韦扶风,跪谢不杀之恩。

    韦扶风嘱咐安分守己,途中不要与其他官员相见,悄然上任,一生平安。

    徐知训离开江宁,带走三个护卫,实则监视一段时期的看守。

    ......

    泗州,都指挥使刘信,接到韦扶风的指示,勒令几个通北的行商,抵达宣武军地盘,散布信息。

    汴梁皇宫,御书房,梁帝朱晃,听着李振的禀告。

    李振说道:“臣询问来自淮南的行商,陶雅淮南军老将,兵变成为行军司马,淮南军没有发生动荡。”

    “陶雅,朕知道这个人物。”朱晃忍着病痛说话。

    李振说道:“淮南军节度使杨隆演,陶雅没有篡位。”

    朱晃脸色阴沉,老对头的后裔沦为傀儡,他的儿子们,成年的不成器,以后会不会步了杨行密的后尘。

    李振察言观色,有些后悔禀告,但他需要刷存在。

    82中文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