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9章 亲自上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在陈耀华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建成了工业化试验装置,但迄今开展的部分试验,取得的结果令人失望。

    作为TSM研究室主任,陈耀华不能任由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为了尽快帮助田海涛项目组完成工业化试验,他决定亲自参与到工业化试验中。

    见陈耀华要亲自上阵,最得力的助手周玉明岂能袖手旁观?尽管周玉明本身也是身兼数职,但他坚持自己的主张,“主任,如果在技术上你信得过我,就让我帮海涛盯几个班,你抽时间过来看看就行了。”

    无论技术还是管理方面,周玉明都是陈耀华最信得过的人,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陈耀华没法再说什么了,“好吧,你跟海涛各盯一个班,白天我也抽时间常过来看看,如果你那边的工作需要你回去,我可以随时顶上来,千万不能耽误你们的工作。”

    “你就放心吧,办公室的工作可以随时处理,我们课题的产业化准备工作,目前正在设计阶段,需要我做的只是图纸审核,不过这段时间草图应该还出不来,即使哪天需要我审图,我也可以下班后拿回家处理。”

    三人又讨论了一些技术细节,第二天,田海涛和周玉明深入班组,直接顶岗,亲自参与到工业化试验中。

    周玉明不动声色,他让当班职工跟往常一样操作,他在旁边仔细观察,当操作工把引发剂随原料一次性加入设备,待合成反应正式开始之后,温度确实不好控制,大多数时候即使将冷媒介质流量开到最大,反应温度也要比工艺规定指标高出十到二十度。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试验样品,经性能检测发现,强度没有问题,但柔韧度很差,非常易碎,基本没有使用价值,可以判定为废品。

    “这种引发剂的加入方式,你们是跟谁学的?”周玉明跟班组里的几名员工都很熟悉,因为他们以前都是陈耀华领导的材料合成课题组的同事。

    “周主任,这还用问吗?我们当然是跟田组长学的,他让我们这么操作。”

    “既然温度不好控制,你们想没想过改变一下加料方式?我记得以前在材料合成课题组,咱们就是这么做的。”

    “周主任,你这问题应该田组长回答,我们只是一般操作工,哪有资格想这种问题呀!再说,这里面一定有科学道理,我们根本就不懂,他让我们怎么操作,我们就怎么做。”

    “温度不好控制,显然是引发剂局部浓度过高造成的,如果把一次性加入改为分批多次加入,这个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周玉明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地说。

    “哎哟,分批多次加入,操作过程多麻烦呀!”一位职工听到后,马上表示抵触。

    “既想解决问题,又怕麻烦,哪有这样的好事?科研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把科研项目搞成功!衡量科研项目是否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是看最终能否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不是看过程的简单或者复杂。”周玉明板起面孔说话,他现在也有教训人的资格。

    尽管当班班长也嫌麻烦,因为周玉明身份比较特殊,他只能照办,“周主任,分批多次添加引发剂,你这思路也许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现有设备恐怕做不到啊!”

    “是啊,我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毕竟设备里面是二三百度的高温,中途往里添加原料,需要在加料口做些改进,这项工作我来做,你帮我做点准备就可以了。”周玉明当即开了一个单子,上面写了几样工具和需要的材料。

    生产基地早已成立了检修班,周玉明提出的工具和材料在检修班都能借到,做好准备后,他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对设备加料口实施了一次小规模技术改造,增加了一只小型容器和一根平衡管,再次投料时,这个小设备被利用上了。

    这次投料将引发剂分三批加入,第一批只加了百分之四十的引发剂,正式反应开始后,待温度基本稳定下来,再补加百分之四十,反应结束前一小时,将剩余百分之二十的引发剂加入。

    本次试验过程中,不仅温度平稳,很容易将其控制在规定范围,而且得到的样品经过检测,几项性能指标非常理想。

    田海涛的班组接班后,不明白周玉明在设备上增加的管路和容器有什么用途,他们继续按照老套路进行试验,结果只是对不当操作方式的无效重复。

    消息很快传到了陈耀华耳朵里,他抽时间来到试验车间,对设备上增加的管路和容器进行了查看和分析,对当班职工说:“利用增加的这点设备,可以实施分批多次加料,这是个聪明的办法。”

    等到周玉明所在的班组接班后,陈耀华跟周玉明探讨了相关问题,“你利用分批多次加料的方式,对温度的控制效果怎么样?”

    “该课题工业化试验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就是温度不好控制吗?我认为造成温度失控的原因,是引发剂局部浓度过高,增加这根管子和这台小型容器的目的,主要是让引发剂分批多次加入,相当于对其进行稀释。从试验情况看,效果相当不错,这是上一批样品的检测结果,主任请过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