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一章 时间和空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Z波检测技术》,是一项用于探索太空穿梭航道是否安全的技术,研究的目的是检测航道路线上,是否存在大质量的障碍物。

    这项技术只能用于太空探索,因为放在复杂的环境中,比如地球表面,有空气、有高山、有流水,瞬时间的检测根本没有意义。

    另外,如果不是以光年作为单位距离的探索,也没有必要用到如此高端的技术。

    比如,在太阳系内,八大恒星覆盖的区域,只存在小行星带,而小行星带也是被观察透彻的,质量大一点的星体早已被发现,就可以根据记录的情况,直接判断航道是否存在危险。

    所以Z波检测技术只能用于太阳系外的远距离探索。

    当用于太阳系外的探索时,研究就和宇宙飞船项目有关了。

    赵奕也是以宇宙飞船项目相关技术的名义进行的申请。

    实际上,现在的宇宙飞船项目组,和最初预计的已经不一样了,项目组的工作压力非常大。

    这不是资金带来的,也不是项目的复杂性带来的,而是项目组发现,他们的项目制造速度,赶不上最新技术的发展。

    在最初的时候,宇宙飞船制造论证,只是把几种最新科技结合在一起,包括太空穿梭技术、反重力技术以及可控核聚变技术。

    这些关键的技术糅合在一起,就能够用于制造可以进行太空穿梭的宇宙飞船。

    最初宇宙飞船的制造论证,就只是制造而已,考虑的是让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航行,飞出地球执行任务也是探索八大行星,而不是真的去进行太阳系外的探索。

    第一艘宇宙飞船拥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就只是环绕地球飞行,因为可以持续一直的运行,  可以说就威慑了太空,  就具有相当大的战略意义。

    另外,  第一艘宇宙飞船也具有相当大的科研意义,同时会积累大量的技术制造经验,  来为后续其他宇宙飞船的制造开辟通路。

    结果宇宙飞船还处在论证中,情况就不一样了。

    Z波卫星的覆盖,已经实现了战略目的,  就根本不需要用宇宙飞船了。

    科研方向上来说,尤其是在探索太阳系内领域,奕星科技给宇宙飞船项目组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本来探索太阳系内,是宇宙飞船项目组的工作,宇宙飞船制造完成以后,  就可以飞往八大行星。

    可是,  似乎没必要了。

    奕星发射了高功率Z波卫星,  直接建立了从地球到火星的太空航道,  使得普通的反重力太空飞船,也能够直接穿梭到火星。

    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宇宙飞船项目组的总负责人周宏,一次内部会议中就非常肯定的说道,“奕星肯定还会继续建立太空航道,下一次也许是直达冥王星、水星,甚至是木卫六,他们会对太阳系内的星体,  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

    “木卫六非常有意义,  因为木卫六的环境,  也许会存在水。”

    “水星会成为通往太阳的中转站,奕星不断发射聚能卫星,  总是需要一个调控的中转站,  也许水星会成为他们的基地。”

    “冥王星,  会成为他们探索太阳系外的前哨站!”

    周宏的分析让参与会议的人频频点头,  他们都是项目组内部人员,都是国家战略性人才,  同时也非常期待完成宇宙飞船项目,  让宇宙飞船能大展拳脚,未来真正探索宇宙。

    但是,让他们郁闷的是,宇宙飞船完成制造看不到尽头,太阳系内都快被探索完成。

    那么宇宙飞船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了。

    宇宙飞船可以实现太阳系外的探索,  但同时也大大会增加他们的项目难度。

    现在的情况是,宇宙飞船制造出来,若是走不出太阳系,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鸡肋。

    所以宇宙飞船被推着,都必须要走出太阳系,可想走出太阳系有多难呢?这和太阳系内探索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需要什么样的技术,都要不断的进行论证、思考。

    太阳系内的探索,最少存在什么星体,都是了如指掌的。

    太阳系外就不一样了,只谈距离都是非常可怕的。

    太阳系八大行星外是柯伊伯带,柯伊伯带处在冥王星外侧,是短周期彗星的发源地,近年来,柯伊伯带才走入天文学家的视线,区域集中了非常多的小行星体,其中,冥王星就是一个典型的柯伊伯带星体,处于柯伊伯带的边缘。

    以柯伊伯带为基准,太阳系的半径高达100个天文单位(约为150亿公里)。

    柯伊伯带的外侧则是奥尔特云,奥尔特云以极具只存在于预测中,但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

    奥尔特云是长周期彗星的发源地,是一个包围着太阳系的球体云团,布满着不少不活跃的彗星,距离太阳约五万到十万个天文单位,最大半径接近一光年。

    天文学家们认为,奥尔特云是五十亿年前形成太阳及其行星的星云之残余物质,并包围着太阳系。

    奥尔特云的半径,接近比邻星的四分之一。

    如果是对太阳系外进行探索,至少要朝着比邻星系进发,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统的第三颗星,和太阳的距离大约为四点二光年。

    半人马座α距离太阳也很近,只比比邻星远零点一光年。它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另外一颗恒星,它还有一个比较奇特的红色圆圈。

    不管是比邻星,还是半人马座α,距离太阳系都是以光年来计算的,哪怕是拥有太空穿梭技术,穿梭如此远的距离,会发生什么、见到什么,或者是遇到什么问题,都很难直接预测到,而宇宙飞船项目组,制造宇宙飞船的过程中,肯定要提前研究相关的技术。

    这就是最大的难点。

    当宇宙飞船的探索任务,放大到太阳系外探索时,项目组就感觉飞船制造工作,就更加难以完成。

    好在,项目组不是没有成果。

    项目组最大的成果来自于核聚变研发组,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制造出了第二台核聚变装置。

    这台核聚变装置,只需要两年更换一次燃料,输出机组能够提供稳定430万千瓦时的功率。

    430万千瓦时的功率,已经相当高了。

    一般发电厂的单个大型机组,功率也不过百万千瓦级别,核动力机组来说,国内第一座核-电站,输出电功率也不过310万千瓦时。

    430万千瓦时,是个非常可观的数据,足以支持宇宙飞船,开启大功率的Z波,并快速完成太空穿梭。

    当然了。

    第二台核聚变装置的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