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何况当年的确包藏祸心,毕竟眼见得自个儿青丝生白,已是年近不惑的岁数,当然是要心急乃至于觊觎那张龙椅,逾越君臣之礼乃至父子之礼,当日一场事过竟是还留有条性命,应当好生谢过父皇与兄台,不曾下死手。旧事且抛开不提,此番兄台前来所为何事,不妨直说,并不需兜兜转转旁敲侧击,这些年不怎么听过这些话术,应付起来,估计免不得心累。”
字字句句之中皆很是不耐烦,倒武有半点期盼意味,反倒是有些怪罪朝荣安到来搅扰自个儿观书的雅兴,一时很是有些烦闷,催促朝荣安赶紧将来意道明,应付过去而后继续展卷观书,尽早送客。
而朝荣安也不客气,抬步走到放有茶汤的桌案近前,一言不发,却是始终盯着茶壶,好一阵才似是自言自语说起,“当年跟随圣上外出的时节,曾经尝过茶棠均的好茶,滋味始终缭绕不绝,却没想到今日能在殿下屋舍之中瞧见,当真是心绪万千,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
“外头正午时节流火滚动,再能耐的修心人习武人,也是热得险些舌齿干瘪,再难巧舌如簧,唯恐传不明圣意。”
大皇子不曾挪步,而朝荣安也是等得起,端详一阵茶汤,又抬头瞧瞧四周摆设,更是悠闲,索性竟是将身子靠到烫金椅背上头,当即觉得很是舒坦。
中年男子仍旧翻书不止,由一处博古架踱步到另一处,而那位年轻近侍则更是自在,于这遮暑蔽日的屋舍当中,清风时来,竟是忍将不住哼起曲来,只不过仅是听过两三句,就觉得耳根受了好大折腾,曲调古怪不说,腔调也是缺斤少两。
到头来就算以大皇子的养气功夫,都实在应付不住这等折腾,快步走到一旁取来枚茶盏,将茶汤添满推到朝荣安眼前。
“兄台腔调当真是世上罕有,不妨收去神通。”
“可如殿下这般的人,世上却有很多。”朝荣安也是笑笑,并未急于饮茶,而是打起哑迷,“殿下读书比在下多,必是知晓前朝便流传下句话来,有道明君,大多只因活得过于长久,才是被后人评点为功过参半,往往年少时节英明神武文韬武略齐备的明君,到头来却是最易犯糊涂,对于这话,殿下不妨评点一二。”
“别国不知,颐章今朝不曾有。”
大皇子微微一笑。
而朝荣安却并未将这番话续下去,转而抬头又问,“近来朝中风声,知晓殿下必是知晓一二,但始终蛰伏不动,可见心性比起数载之前还要高明些,今日此来既是说亮话,也是替圣上传句问话。立储之事,如若立的乃是二皇子,不知殿下可否安分守己,或为添一份臂助,或是偏安一隅皆可,如若是生出祸心来,必留不得殿下。”
殿中骤然寂静下来。
大皇子面无表情将茶汤饮去多半,许久才朝不远处屋壁处所悬一身铁甲指去。
铁甲已是放过许久,其上积尘奇厚,且破损数处,仅是胸膛侧肋处便足有六七处损伤,破损最重一处似是为枪矛所穿,距心脉也不过两指,整身铁甲破烂至极,无几处安好地,尚有数处已然昏黑血水,经许多年来剥落不少,但仍旧是近乎将甲胄尽数覆满。“我还未过及冠年岁,已是随军出征多次,虽时值盟约已立,奈何边境大乱,想来也是周遭几地始终虎视眈眈,打算试探一番颐章国力如何,那时节父皇仅是亲征就足有六度,我身在前军当中冲阵,这身重玄甲经工匠屡次修补,才是堪堪将周遭祸乱清理得干净,得享太平。皇子上阵,历来都是罕有的事,二弟身在宫中的时节,我却是凭这身甲胄与手中枪盾抵住一茬接一茬的箭羽,身边不知有多少人虽穿重甲,却仍是被人使刀枪贯入咽喉,或是弩箭凿穿甲胄缝隙,哀嚎遍地,直到如今夜里入梦也依稀能闻。”
“其实所求并非只是皇位,而是多年来耗去无数心血,得以令父皇高看两眼。”
“有人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但人往往都是如此,觉得自个儿有能耐照看江山,搁在谁人手中都不放心,偏要觉得自个儿才是天命所归,我也不例外,乃是生在帝王家,距权势过于近所孕生的必然。”
“茶凉了,诸般不便,就不出门相送了。”
已是额间有两三枚白发的大皇子站起身来,又是走回到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