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揽过来,即便自己手中没有一兵一卒。
因为这个人是司马懿的一生之敌,贯穿了整个三国的始末,即便在死后也惊的敌人不敢进攻,活着的时候更是一力促成联吴抗曹,一把火烧出一个三国的那一位。
那个现在还在南阳陪着自己的丑妻种地,一文不名的三国时期最有名气的谋士。
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是也。
诸葛亮,这个在中国古代史上闪闪发光,被无数人顶礼膜拜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自然不用赘述。
为什么一定要带着刘备?因为齐贞没把握就这样轻轻松松简简单单的将这个人收归到己方阵营当中。
如果说整个三国志游戏当中还有一个人让齐贞认为有可能掌握这个世界上不曾出现过的能力,那一定是诸葛亮无疑了。
毕竟那可是能拿把破木剑借东风的狠人。
只不过与历史不同的是,刘备是在之后经历了数年的沉浮之后,才被推荐寻访隐居隆中的诸葛亮,那年诸葛亮二十七八岁。
历史提前了这么几年,无论是他俩谁,严格意义上来说都还是年轻人,尤其是诸葛亮。
自此去南阳路途遥远,齐贞也颇有了些闲情逸致,一路走走停停并不着急。
梁思丞这一路上倒终于回归了那个青春期应有的少年模样。
开朗,快乐,富有活力。
梁思成明显是不太喜欢战场上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即便他以自己完全不符合年龄的成熟和冷静一直居在大军之后发光发热,他仍然不喜欢。
齐贞自然知道他不喜欢,可现在小队正值用人之际,好吧,确切的说林疋不在队里,他总需要一个人可以分担一部分脑力的活动。
梁思丞这一年的时间做的很不错,所以齐贞现在更喜欢他了。
一路行来,沿途的百姓总算是从黄巾之乱的愁绪中走了出来。
正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些组织纪律性极差,一没有主要目标二没有组织章程的黄巾叛乱,也毫无悬念的被各地的乡绅士商们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最终归于平淡。
齐贞给刘备分析黄巾之乱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黄巾军人少,相反,这些起义军尤其受到统一信仰和口号的加持,其实会爆发出十分恐怖的战斗能力。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简简单单的四句话,即便到现在听起来都是可以让人热血沸腾的革命口号。
信仰这东西虚无缥缈,但却最让人愿意为之粉身碎骨。
齐贞想着前世那些绿教圣战的恐怖,缓缓开口说道:“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失败?归根结底的原因是这些普通的民众根本不懂得,一个社会想要健康的运行下去,是一定离不开各个阶级的共同努力,他们处于最底层,想要造最上层的反,一定离不开中间阶层的帮助,如果比自己高的就要打倒,那么整个社会都会调转刀锋来对付自己,可自己手上又没有相应的资源,所以失败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刘备对社会、阶级、资源这种名词不了解,可并不影响他理解齐贞所说的意思,轻轻点了点头。
“其实百姓要求的很少,少些苛捐杂税,衣食无忧,便很少有人会起造反的心思,我们在幽州待了这么久,只要给那些异族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们自然不会兴兵来犯,其实中原又何尝不是如此?”齐贞叹了口气,“你们这些带着雄心壮志的人揭竿四起,带着兵打来打去,你多占我几座城池,我多占你几个州郡,到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这一路上刘备很少开口,多数时间都在听着齐贞和梁思丞谈话,时长会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齐贞也并不管他是不是能听的懂,或者听懂了之后又是不是能接受自己的道理,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分析着自己对天下大势的看法。
“我感觉你不像这个世界的人。”刘备忽然说道。
齐贞一愣,继而笑着问道:“何以见得。”
“大丈夫逢此乱世,或建功立业,或随波逐流,总该有所作为才是,若不然哀嚎遍野,百姓民不聊生,我等又如何自处。”刘备淡淡说道,此时那种名叫雄心壮志的情绪似乎又回到了他的身体中。
言外之意便是齐贞心不在一时一地,甚至不再天下,就像所有的事情都与他无关。
“我比你站的更高,所以比你看得更远。”
齐贞看着远处露出的城廓,上写着两个古朴的大字——襄阳。
襄阳到了,隆中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