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人知晓成吉思汗陵的真实所在。
所以,虽然到了现在,还是有无数的人,前赴后继的前来寻宝,但就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找到,因为他们得到的线索实在是太少了。
多年来,无数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地质学家、盗墓者和探险家,全都试图寻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但他们的依据主要来自八部古籍的记载。
这些古籍除了前面提到的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还包括《蒙古秘史》(成书于1240年)、《黑鞑事略》(1240年左右)、《马可.波罗行纪》(1298年)、《史集》(十四世纪初)、《元史.纪》(1370年)、《蒙古黄金史纲》(十七世纪初)、《蒙古源流》(1662年)。
但是,这些古籍对成吉思汗陵的记载都语焉不详,比如《蒙古秘史》,它是成吉思汗之死见诸历史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原藏于元大都皇宫内,明军攻破大都后被缴获,没有烧毁,而是将它翻译成汉文,且是蒙汉对照,对后人了解元史起到巨大作用。
不过,记载中并没有指明成吉思汗的安葬之地,学者们推测,这是有意的回避。
这些天,在韩孔雀他们寻找成吉思汗陵的时候,他们也遇到了不少探险队、考古队或者是一些神神秘秘的人,不用想,这些人肯定是盗墓者了。
在这片地区,这样的人随处可见,只要不是被大雪封锁,这里就会不断有人来。
到了现在,这里甚至都发展成一份独特的旅游路线了,而且还有不少当地人依靠做向导来讨生活。
所以,前来寻找成陵的活动从未中断,200多年中,有100多个考察队,这还只是记录在案的数字,那些私募的探险队或盗墓者,也许更难以计数。
当然,寻找成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资金、人员、先进的设备和仪器、与当地政府申请和沟通的渠道与能力……
每一项都意味着前往成陵的一道门槛,但随着年代的推进和设备的,达到一定规模并有一定发现的考察,屈指可数。
而就在无数人探寻不着的时候,韩孔雀一行人来到了起辇谷,而起辇谷这个名字十分出名,但是真正知道这个名字所在地的人,却根本没有多少。
所以,韩孔雀他们来到的这座起辇谷,现在只是一座无名山谷,或者都不能称之为山谷,因为这片山谷有点大,如果不是远远的有两座山脉包夹起来,这里都不能被称为山谷。
世人都知道成吉思汗陵被葬在了起辇谷,但是,哪里是起辇谷,却很值得研究。
比如现在地图上标记的起辇谷,就绝对不是八百年前的起辇谷,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成吉思汗陵早就被日本人找到了。
1990年,80岁高龄的日本考古学家江上波夫,与蒙@古国科学院合作,斥资上亿美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遥感、卫星照片分析、航测飞机、地球物理学的地下勘探、田野考古研究。
他们在外面国内克鲁伦河畔的“起辇谷”,像篦头发一样寻找成吉思汗及其他蒙@古皇陵。
他们寻找的起辇谷位于哈拉和林附近,这里是蒙@古迁都到北@京前的旧都,1368年,这里被大火烧成灰烬。
拉网式的考察进行了3年,1993年,又作了一次补充性调查,结果,江上波夫找到了3500座十三世纪以前建造的古墓,并且发现了成吉思汗时代的古城遗址,但成陵,却始终没有踪影。
是技术不可靠吗?
遥感考古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探查方式,考古学家们使用它发现了阿曼沙漠中的古城、柬埔寨的吴哥窟、危地马拉北部原始密林中的玛雅文明遗址,以及地中海水下的亚历山大城。
所以,排除技术的原因,只有一个解释:江上波夫所勘察的地区,根本不是成吉思汗陵墓的所在地。
最后,这位被称为研究“骑马民族”之父的考古学家,留着终生的遗憾离开了蒙@古草原,打道回府。
其实,这不管技术先进不先进,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地方,如果说有人真的找对了地方,或者说是靠近了成吉思汗陵,那么肯定就是美国人克拉维兹。
站在一座石墙跟前,韩孔雀看着一片长达三四公里的石墙,心里有了积分欣喜,也有了一丝庆幸,幸亏这里距离真正的陵墓还有一定的距离,要不然,就被克拉维兹发现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