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汴京八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情况表明,这座桥南北长17米、东西宽30米,为砖石结构的拱型桥,桥面呈青石板铺墁,经考证,州桥下部为宋代基址,上部为明代所修,州桥桥面距地表深4.3米,桥底距地表约11米。

    如果地下博物馆建成,仅古州桥宽30米、高6米的券洞便可容纳近千人,这样的地方,如果完工了,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

    韩孔雀看着李达,李达这是在告诉他,州桥明月现在也恢复了不少了,他就算出资,肯定也不用花费多少,这样还不白赚一点名誉?

    虽然韩孔雀也想到了这一点,但其他八个景观,他却不太熟悉,他最多也就是知道个名字。

    “汴京八景”是汴京的精华所在,此八景现代通称为:繁台春色、铁塔行云、金池夜雨、州桥明月、梁园雪霁、汴水秋声、隋堤烟柳、相国霜钟。

    古都开、封,名胜古迹众多,“汴京八景”是古都名胜的精华。

    早在明代《明成化河南总志》一书中对“汴京八景”就有记载。

    即:“艮岳行云,夷山夕照,金梁晓月,资圣熏风,百岗冬雪,大河春浪,吹台秋雨,开宝晨钟。”

    随着历史的变迁,明人李濂又重新编写“汴京八景”:“繁台春晓,铁塔行云,金池过雨,州桥明月,大河涛声,汴水秋风,隋堤烟柳,相国霜钟。”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撰修《祥、符县志》时,把“汴京八景”中的“大河涛声”删去,增添了“梁园雪霁”,把“金池过雨”改为“金池夜雨”,把“汴水秋风”改为“汴水秋声”,把“繁台春晓”改为“繁台春色”,修改过的“汴京八景”一直流传至今。

    这些现在都是当地出名的旅游景点,但这些要整合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当然,如果真要下决心整合,也不是没有可能恢复古代旧观的,毕竟这八处景观,到现在还没有修复的,也只有州桥明月和金明池,其他或多或少都在使用。

    像繁台春色位于开、封城东南,禹王台公园的西侧,那里原是一座长约百米自然形成的宽阔高台,因附近原来居住姓繁的居民,故称为繁台。

    早在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在此曾修建了一座寺院,叫天清寺。

    元末毁于兵火,清初重建,称为国相寺,于1927年废毁,现仅存一座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6年的繁塔,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

    北宋时期,每当清明时节,繁台之上春来早,桃李争春,杨柳依依,晴云碧树,殿宇峥嵘,京城居民郊游踏青,担酒携食而来,饮酒赋诗,看舞听戏,赏花观草,烧香拜佛,人们尽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景。

    北宋诗人石曼卿春游时写诗云“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春”。

    赞美在繁台春游时,还能欣赏北宋皇都春天的景色,“繁台春色”也由此而得名。

    这个地方要修复说麻烦很麻烦,说简单也简单,其实就是一个钱的问题。

    而铁塔行云就简单了,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的一座铁色琉璃砖塔,俗称铁塔。

    位于开、封市城内东北隅,今日的旅游胜地铁塔公园。

    铁塔原系北宋开宝寺内存放佛舍利的宝塔,塔身为等边八角十三层,高55.88米,通体遍砌铁色琉璃釉面砖,砖面图案有佛像、飞天、乐伎、降龙、麒麟、花卉等50多钟。

    塔身挺拔、装饰华丽,犹如一根擎天柱,拔地刺空,风姿峻然。

    白云轻轻擦顶而过,悬铃在空中叮当作响,站在塔下仰望塔顶,可见塔顶青天,腰缠白云,景致壮观。

    塔身内砌旋梯登道,可拾阶盘旋而上,直登塔顶。

    当登到第5层时,可以看到开、封市内街景,登到第7层时看到郊外农田和护城大堤,登到第9层便可看到黄河如带,登到第12层直接云霄,顿觉祥云缠身,和风扑面,犹若步入太空幻境,故有“铁塔行云”之称。

    这个到现在还是当地的名胜,连修复都不用。

    梁园雪霁所在就是梁园,又称梁苑、兔园,遗址位于现商、丘市睢、阳区东南,现存遗址有:睢、阳城旧址、清凉寺、三陵台、平台、千年银杏树等。

    值得注意的是,梁园也不在开、封,而是在商、丘,但由于开、封历史上曾长期称大梁、汴梁,故使很多人产生误解,以致以讹传讹,把梁园也列入开、封范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