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百万大军,加上自己的五十万精锐,对抗一百三十万哥舒军,从实力上讲,仍然可以一战,况且他指挥战役无数,手中部队又是大晋军队中精锐的精锐。
想到这里,他指挥部队马上开拔,全力向旗岭崖进发,随时准备战斗。
大雾更加浓了,刘近南来到旗岭崖前,却听到崖内一阵喊杀声,难道哥舒军已经进入口袋?
刘近南加紧催动部队进入了旗岭崖,可是四周却空空如也,并没有战斗发生。他暗叫不好,赶紧命令前军作为后军,马上撤离此处。
可是一切都晚了,回头再找林跃然,已经不见了踪迹。几辆攻城车拦在了崖口,上面点了火,还有无数士兵挡在后面。
这时悬崖上开始放箭,箭很特别,箭矢又粗又长,箭头特别锐利,有时甚至能穿透两个人的身体,箭身上面还涂抹了火油。
“这应该就是长弓兵放出的箭吧。”刘近南嘀咕着。
随着弓箭不断射下,无数士兵应声倒地。
这时刘近南一声大喝一声:“大家赶紧向崖口冲,不然谁都活不了!”这时士兵们反应过来了,全力向崖口冲去。
但崖口的敌兵全都躲在攻城车的后头,又用长枪顶在前面,大家根本无法越过防线。
这样过了几分钟,只见堵在崖口的敌军开始从后方瓦解。原来,刘近南预先留了十万精兵作为后手,在悬崖外面作为接应,这时候这支部队从敌军后方杀将过来,总算暂时缓解了危局。
崖内的部队开始冒着箭雨缓缓撤离。但就是这仅仅十几分钟,部队已经损失过半,这都是多年训练的精兵啊,刘近南心如刀割。他在部队的簇拥下,开始往秦阳城撤离。
部队经过秦阳城西十里外的罗飞坡时,四面忽然军鼓大作,原来在秦阳城与旗岭崖之间胡德良埋伏了二十万大军。部队又被阻截了,而后面哥舒军的骑兵也迅速杀到。仅剩的二十万疲兵在此处被三面夹击了!
刘近南身先士卒,手持长剑冲在了最前面。这时一条熟悉的黑影又出现了,就是上次那个手持短刃、刺杀皇帝的士兵。
他在队伍中高高纵起,只几个起落,就来到了刘近南身前。这时刘近南第一次看清了他的脸。这是一张白色的面无表情的脸,显然是戴了面具。
一定要先发制人,刘近南全身的肌肉都调动了起来,向他全力刺出了一剑。
那名士兵身体微微一侧便躲了过去,刘近南心中一惊,此人的武功只怕比之前估计的还要高。
他不由得问到:“朋友究竟是何身份,为何屡屡苦苦相逼。看您的身手,想必哥舒武吉未必请得动你吧!”
那名士兵哈哈大笑:“反正你马上就要死无葬身之地,就让你做个明白鬼吧,常山老怪梅天峰你应该听说过吧!”
刘近南心下盘算,常山老怪梅天峰是近年来崛起的一名绝世高手,身法奇绝,且擅长用毒。想到此处,刘近南神色凝重。
这时从侧后方斜斜刺过来一剑,刘近南向后一跃,堪堪躲过这致命一招。回头一看,却不是哥舒武吉是谁。
哥舒武吉擅长使剑,尽管是胡人,但汉文极好,曾经中过武状元,甚得天子柳承仕欣赏,引为心腹。看到两大高手合击自己,刘近南知道今天只怕不能善了了。
刘近南先发制人,向梅天峰刺出一剑。梅天峰侧身闪过,一掌向他面门劈去,此时哥舒武吉也向刘近南的背部刺去。
刘近南纵身一跃向后方急退,背后被哥舒武吉刺来的剑划了一下。在跃起的过程中,他斜着拍出一掌。只见一股巧劲将两个人的力道糅合在一起,梅天峰的掌风直接冲向了哥舒武吉,哥舒武吉的剑也刺向了梅天峰。二人连忙收手,心中暗暗吃惊。
此时,刘近南转过身来把剑一挥,剑气将二人完全笼罩在内。二人赶紧运起手中兵器进行格挡。
谁知,刘近南不等招式变老,长剑挥出朵朵剑花,向二人兵器的缝隙处钻入,梅天峰腰间中了一剑,哥舒武吉的手上也被划破了。
二人大惊,方才明白,假如再不全力应对,今日未必能够讨得好来。
梅天峰猛地发出一枚飞镖,射向刘近南的面门,刘近南扭头躲过,这时哥舒武吉长剑分出三朵剑花,分别向他的头部、胸部和腹部攻去。
刘近南再次向后一掠,躲过了这一招。
二人如影随形,跟着刘近南向后方掠去。却不知已经进入了军队之中。
大晋军遇到强敌丝毫不乱,三人一组,持枪向哥舒武吉刺去。哥舒武吉不得不挡了一下。
这时,刘近南剑已归鞘,左手持掌,右手握拳,向离自己十几步远的梅天峰轰去,梅天峰被轰的身形一滞,刘近南再次抽出宝剑,身体向后翻滚,身形却急速向前,在空中划了个诡异的弧线,一剑插在了梅天峰的胸口。梅天峰吐了一口鲜血,向后急掠,几个回合已在几百米外,不见踪迹。
这一剑正是刘近南一生心血所聚的剑招“浮光掠影”。
这一招用完,刘近南的真气已经几乎耗尽,但是他持着剑再次刺向了哥舒武吉。哥舒武吉心下盘算,自己未必接的了此招,况且大晋军已是困兽之争,没必要再以个人性命冒险。
他几个起掠,也离开了战场。这时刘近南再也支持不住,倒在了地上,好在几名副将及时扶起。
没有了哥舒武吉,后方的骑兵不敢太过靠近。大晋军都是精锐,感受到了压力的减弱,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向前疾冲,胡德良军的战力较弱,被部队一冲,不由有些后退。
一进一退之间,实力对比就更加明显了,大晋军在几名副将带领下,簇拥着刘近南向秦阳城下步步紧逼。
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哥舒军的长弓兵尽管脚力较弱,但是也越来越接近了,假如追上的话,只怕这几十万人都要战死沙场了。
大晋军残部意识到情势的严峻,抖擞精神,且战且退,将战线推进到离秦阳城只剩下五里路的地方。这时秦阳城的大晋军得到报告,赶忙出来接应,将残部接回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