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免费,也未必有人来,除非发银子……但那样就没意思了。
所以她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玥坊,召收女工,教授手艺,女人能赚到钱,在家里腰板儿就能挺直,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
就在前几天,写完寻道之后,她还在想,回头要不要写一些孟母三迁、枕上教妻的故事,主要让人们认识到,读书对家族是有用的,娶一个读书明理的主母,更有利于培养子孙后代成才……同样是想走潜移默化的路子。
她还真没想到,居然能有人在这个时代,把女学办起来。
她就问:“办的怎么样?”
“据说规模还不小。”皇后就细细的道:“这边有个姓戚的举子,一辈子的心愿,就是要建一个大书院,然后教授学生,他就拼命的赚钱,终于盖了一个大书院,却一日也没用过,就积劳成疾死了,然后她的女儿,叫戚云端,就禀承父志,决定把书院看起来,因为她母亲是节妇,她又未出嫁,所以才限定了只召女学生。”
“听说一开始也没有人来,她就提供一日三餐,后来才渐渐的有人来,再后来,听说当地的才子去听过,说是讲的很不差,所以有一些就把家中妇人送来,渐渐就把学堂建了起来,已经有约摸四年了。”
晏时玥十分佩服。
人家这才是敢为天下先!所以难道是她估计错误?原来在这个地方,真要努力一下也是可以建女学的?或者起码能在国子临太学之类的,弄个女子班?
可能归根到底,是她不够善良吧!还没做就退缩了。
晏时玥暗暗惭愧,一边问:“那你要见吗?”
皇后犹豫道:“回头跟你阿耶商量一下,你忘了当初五皇子那个侧妃了?你阿耶未必喜欢。”
谢眉弯归根到底只有一人,但女学却可以教化诸人,也不知人家费了多少工夫才能办起来,晏时玥觉得有点可惜,就道:“这么着,我先去看看。”
皇后想了想:“也行。”
晏时玥就换了男装,改了改模样,带着人去了。
这家书院的地址,其实还挺偏的,幸好一打听戚家书院,很多人都知道。
遥遥看过去青砖绿树,地方并不大,风景倒是挺不错。
离着很远,晏时玥就下了马,慢悠悠的走过去,看门前干净整洁,门外远远近近,有数辆马车等候,看起来都是小富之家。
看门的都是婆子,穿着干净簇新的夹袍,看着也是高高兴兴的。
晏时玥就上前搭话:“阿婆,您老贵姓?”
那婆子行了一个礼:“小郎君,可不敢当一个贵字,老婆子姓周。”
“周阿婆,”晏时玥道:“你给我讲讲这戚家书院的事儿呗?我想叫我阿姊过来学习。”
婆子道:“我们这书院是威家母女开的,当初戚老先生,一心想开个书院,却劳累交加,英年早逝,留下孤儿寡母的几个。戚夫人可是个大好人,前夫的几个孩子视如已出,并在灵堂发誓,终生不嫁……再之后,戚小娘便禀承父志,开了这家女学,起先也是没人来,后来戚小娘便说,可以收绣活,还管饭,才渐渐有人来了,来了,就知道戚小娘的好了,老婆子我,是从一开始就在这儿的,亲眼看着这边的学生啊,从无到有,日渐壮大,哎哟哟,戚小娘可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