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他行了一个大礼,不仅是为了知晓他对此行的决战策略,也是为了如此心安理得地把他关进这个笼牢里罢?
在此处到晖城有水路与陆路可走。若然走水路顺利的话,可比走陆路早到五日,但水路多变,暗礁甚多。
顾析一直在车厢中,所见的人除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刺客,也就是偶尔从飘飞的窗帘处往外瞥见的御马随行衣器精良面容冷肃的卫兵。就连下车改上官渡的大船,也是被这三十名卫兵围拢守护住,那位刺客更是以担了他的名头的荣幸,被人用软轿抬到了船舱的厢里房。
在这此刻宽敞的厢房,除了内室里的那名刺客断断续续的呼吸声,也就剩下了他一个人独坐狴犴中。
连房门外也由士兵把守,午膳有人专程送至房中以供他享用。
顾析无奈地笑了一笑,脸上的神色安然悠闲,并没有什么的改变。用过了午饭,依然在厢房中摆弄研磨他一路带在身边的草药。专心致志到,几乎已经忘却了自己的困境,忘却了这个天地间的一切,眼中甚至只有那些各式各样的草叶虫甲。修长干净的手指轻点了点桌面,心中在默默地计算着分量,似乎是在仔细地找寻出那个最佳的配方来。
外室厢房里一片静谧,只余偶尔有雪白衣衫摩挲的轻响,就连那呼吸声也是轻之又轻,专注到浑然忘我。专注到连那些船上船下本该留意到的异常,也似因了他心中的慎密思量而被忽略掉了。
船舱中,极少有人在走动。云言徵也只在登船不久于甲板上伫立远眺片刻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她的身影。但有心的人始终可以留意到船上某一处的窗扇微敞,有一个雪衣融融的修长身影或伏案看图;或提笔疾书;或来回踱步;或与人商议……
船舱外,骄阳当空,映照出水光粼粼的波动,青碧而宽敞的长延河上宛如千万条金蛇浮游于水面舞动。每到战船行过处,那些金蛇便似钻进了船底下隐隐埋伏了起来,准备伺机而动。
前行两日后便是碧波湾,那里底下暗礁极多河水湍流,最是危机多发地。入夜后,这里更有一个名字被唤作白骨滩。纵然是常年在此与之打交道,十分有经验的掌舵人,也没有十分的把握能在夜里行船,可以避过这里的所有暗礁,找到一条最安全的航道。所以路经此地的人一般都会尽量在白天里度过碧波湾,或是在傍晚时分就于较远的地方抛锚停船歇上一晚等待天色放明。
而在这三天间,蔚国失守城池逃出来的难民纷纷地涌向了晖城。
守城的大将尉迟应望住城楼下越聚越多的难民,心中委实抉择不下。难民忽然大量奔涌晖城,他们中始终有人坚持要入城,辱骂官兵,拍打城门,久久劝诫依然不肯离散改投别的城池庇护。这些都极有可能是敌军的诡计,民众当中极有可能已混进了豫国的斥候。
尉迟应长长的叹气,城墙外的是蔚国百姓,可城墙里的也是蔚国百姓。
若为救城外的百姓而损害到城内的百姓,孰对孰错?可若要保全城内的百姓,而要眼睁睁地去牺牲城外的百姓,这又是孰轻孰重?
豫军这条歹毒计策,不仅让人左右为难,还存了伐人之兵攻心为上的连环计策。若城下的豫军斥候混进城来,还不知会施展何种歹毒计策毁掉这暂且防守稳固的晖城?若不让城下百姓入内,他们势必会遭受到豫军的射杀屠戬,让城内的士兵和百姓目睹如此惨烈残酷的修罗地狱,他们是否会对他这个身为守将的人心生厌弃,从而离间,将士不能一致,军民不能一心,撼固城之兵,以蝼蚁缺堤?
尉迟应此刻纵然心急如焚,他又要如何向城内的百姓和士兵解释清楚自己的种种担忧和用心?
纵然能够解释清楚,这些百姓和士兵又是否能够接受他的决定呢?
这样最糟糕的情形,最终发生在了第三天的早晨。
焦虑焚心的边际,又迎来了比自己更强大的敌人。
尉迟应手抚城牒,心弦绷紧,他垂眼望向城门下聚集的百姓,无论这些日子他们是如何的劝说,都不肯改投别城离去。底下拖儿带女,挽老扶幼,有人因困顿而倒下;有人因饥饿而卷缩;有人因恐慌而哭泣;有人因愤懑而悲喝,各种各样的人拍打着城门,推攘着城门,夹杂着高呼怒号的各种声音,悲切惶急的音律撼动着城墙上守军的心弦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