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亦亲自前来,不仅呈上归顺贺表,更有岁米无数,以恩朝廷。心下大悦,连声让二位起身赐座。
二位前朝王子一出,四座皆有议论。来朝呈贺表的各族使臣交头接耳,嘘唏不休。
“咳,这二位,也能顺应天意,审势度势,实属不易。自己家国被灭,却还巴巴跑来谢恩,真是不简单啊!”坐在武矣定旁边,不知是哪个外族使节,悄悄与身旁的人道。
“那是,成王败寇,自古如此!如今周王既已杀了其殷商大王,王后,却还能留他们一命,让一席之地,容其安身立命,即使苟活,命还在不是?周大王仁慈,让他们都活着,还给了封地,已是天大的洪恩。纣王无道,被人家掠了城池,夺了王位,能留一两个种,也是好的。”旁边矮一点的卷头发的人声音更小,说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胜败不在一时,周大王怎地就还留下他们,岂非留下天大的祸事吗?”一个女使节也低沉了声音,议论道。
武矣定乃亡国之女,今日虽能进入国宴,座次却排在最后,她衣着暗旧,着小女姬打扮,任谁也没注意到她,旁边使节议论纷纷,却不料,旁边这个小女孩,正是纣王最小的公主武矣定。
武矣定双拳捏出了汗,她心里紧缩着。
听到这些言语,再看看堂上正在缴纳岁贡,卑躬屈膝的两个年轻男子,那正是自己的王兄武庚禄父和武庚于殷。
“谢大王隆恩,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庚于殷和武庚禄父二人,听得周武王让赐座上茶,匍匐在地,高呼“万岁”。
这两个哥哥,过去在武矣定的眼中,是那么英武不凡,那么博学儒雅,他们是武矣定的骄傲,是她膜拜的神,而今天,武矣定几欲不敢正视这二人。两个哥哥跪在地上,如同地位最卑微的臣子,他们像一个从无过去的庶民,骤然被恩赐官阶,获得天恩一样,跪叩行完大礼,三拜而起,却那么镇定,脸上毫无羞愧、懊恼之情。
武矣定眼中射出怒火,她要烧,烧灭这里的一切,包括这两个没有骨头的哥哥。
武矣定心中一边痛苦挣扎着,一边又看向主位上的两位。那头发花白,面容憔悴,却满脸仁慈,就像一个民间的老爹爹,他?他就是周武王吗?他就是那个能号令群雄,剿灭自己那么坚固的城池,杀了自己那么勇悍,还那么年轻父王的人吗?
武矣定离主座有些远,但她却看得清清楚楚。周武王已经很老很老了,端坐在他身侧,素颜俭服,娴静从容的妇人,不及自己母妃半点美貌年轻,这个人就是王后吗?主座上的这二人,便是仇人吗?
武矣定仔细审视着主座上的大王、王后,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他们与那窃国弑君父,不共戴天的仇人联想在一起。
但事实就是事实,就是眼前的这个垂垂老矣,略显病态,偶尔咳嗽几声的周武王,正是他,就是他,他夺了自己的国家,杀了自己的父王。
“父王,今大周风调雨顺,举国欢庆,父王乃天之骄子,受命于天,您便是天神之子,恩泽万民。万国既已来朝,接下来,将是我朝最好的行大傩,喝赤豆,舞雪姬之仪,呈于贵客吧。”太子姬诵见呈表朝贺仪式已毕,遂步入阶下,向周武王请旨。
“好,好!”周武王连道两声好后,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环视了阶下众人,用极其温和,却富磁性,充满沧桑的声音宣布,冬至日,举国欢庆,行大傩仪式开始。
“上苍有好生之德,我等受命于天,勤俭、恭民,仁孝兢业,不苛税,无暴政,谦恭,亦卸甲,解刀兵,慕邻邦,安万民。祈上天诸神,佑我大周万民,子姬发叩恩。”周武王焚炉燃香,与邑姜王后率众人一起祭天地鬼神。此时,寺人、婢仆、竖子,恭恭谨谨,呈上赤豆汤,阶下众臣、使者,纷纷起身叩谢圣恩。
大傩仪式热闹非凡,家学子的诵礼,舞剑,末传子与伯禽二人的“兴神”剑法,赢得一片叫好声。诸公主,武矣定、武木女,众女姬一起排演的“礼”诵,也清朗嘹亮,暖入人心,全场一片赞好声。
冬至王城宴中,周武王率众祭天后,与众大臣、来使一起,稍进赤豆汤后,由王后扶着,一一与外来使臣寒喧几句,假称还有重要国事须处理,姬昏一旁侍候,与王后一道,乘步辇,回了凤凰台。
周武王刚入凤凰台,便长咳不休。
多年以来,王后早已与单羽有默契,故意暗了灯,对周武王称自己的眼睛最不喜太亮,周武王一声声长咳后,邑姜忙用布帛接着周武王的痰咳之物,又不见形地用布帛包好了,握于手心,扶周武王躺下后,故意说:“这天气,冷得我后背冻得很,也直想咳嗽。”邑姜说完,假意咳了两声后,用布帛捂了嘴,到了外殿。
邑姜到了殿外,展开布帛一看,虽心中早有准备,仍心惊不已。
周武王每日咳嗽均有血丝,但这次布帛上的血一块一块的,颜色又深了许多,血的颜色比前几日更黑,量多了一倍不止。邑姜眼中泪光盈盈,正不知如何是好,周武王在里间呼自己,王后连忙将布帛扔进炭炉中烧了,疾步进了房中。
“今日是大节,你我均离去,自是不妥,太子一人,恐张罗不便,我在此歇息,有单羽一人侍候即可,你快去神台那边,不要管我了。”周武王躺在软榻上,气喘得厉害,对邑姜温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