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州之行(三十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心中所想的却丝毫不涉及风月,如今他面色肃然,脑中所剩下的都是如何借着这棉花布局。

    棉花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后世产量极大,成本又低,却是实实在在的白色的石油。它作为棉布生产的原料,成为推动人类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助燃剂,在世界近代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资本是推动人类前进的源动力,而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技术要求并不高,利润却高得吓人的轻工业创造财富的能力。如今的人们普遍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是英国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用来干嘛的?纺制棉纱的。棉纱是棉布生产的前一道工序,只有棉纱可以被大批量生产出来,棉布的工业化生产才是可能的。

    因此,就在这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资本开始进入棉纺织市场,正是因为资本和利益的驱动,各种技术上的难题才能被一一攻克,第一次工业革命方全面展开,在地球上生存的人类才真正开始了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近代史。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尽管有点赤裸裸,有点不太高尚,甚至有点不太干净,可是谁都无法否认其强大的推动力,这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见到了打开近代工业革命钥匙的棉花的郭斌,又怎么会放弃这个帮助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呢?

    棉花之所以在世界近代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并不是因为棉布真的太过好穿,而完全胜过诸如丝绸、麻布等物。若是单论产量,棉花亩产并不比麻高,若论舒适性,较之丝绸更是差得远了,可棉布偏偏就能获得大发展,能够成为左右世界经济乃至政治、军事动态的关键物品,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棉布兼具舒适性、实用性与经济性,才是其最终战胜的根本原因。

    与麻布比较起来,丝绸柔顺、光滑,是极为高档的布料;而麻布虽也有苎麻所制的夏布,自夏商周以来就用于制作丧服、深衣、朝服、冠冕、巾帽等,可其使用和推广却有着地域性与时间性上的掣肘。因为夏布轻薄凉爽,多用于夏季,故称夏布。然而,其在保暖性上明显的不足,则使得北方人对此并不甚喜爱。尤其是在寒冷的深秋、初春,乃至冬季,谁都不想穿麻布。

    而在保暖性上,丝绸与棉布无疑是甩了麻布好几条街的。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只有先满足了温饱问题,才有余暇去考虑伦理道德与个人荣辱,只有穿暖和了才能计较舒适性,才能有功夫臭美不是?

    在舒适性上淘汰了麻布,那么为什么丝绸便没有成为如棉布一般应用如此广泛,影响如此巨大的布料呢?如此便要说到经济性了。

    蚕丝与棉纱都是将其纺制成为织物之前的原材料,而获取蚕丝的过程无疑是极为复杂而成本很高的。无论是采摘桑叶、养蚕、还是缫丝,都是劳心费力且极需要技术和经验的高难度工作,尤其是缫丝,即便是在后世,依然对工人的身体有着颇大危害的,因为蚕茧必须要浸泡在热水中才能抽得出丝来。

    而棉纱,则只需要四处种植了棉花,待采摘以后将其去籽,然后便可纺出棉纱来。因此,生产棉纱的难点,便在于去籽。与东方人神秘而复杂的织造丝绸的技术不同,棉花去籽的工作,便是毫无文化,工作速度极慢的黑人奴隶都可以完成。至于其在缫丝上技术支持,中国的元代便出现了黄道婆改良后的“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到了十八世纪中期,英国首先出现的珍妮纺纱机更是使得棉纱的纺制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阶段。

    除此之外,养蚕技术的限制,使得全世界只有中国才能掌握这种高档衣料制品的生产技术,世界上其他国家便是只作上层加工,亦无论如何都要受限于中国的原材料供应。而棉花则不同了。

    只要有土地,有水源,有光照,棉花基本可以在世界上极广泛的地区种植,而且对于种植之人的技术要求极低。南北战争前,依靠黑人奴隶生产棉花的种植园之所以开遍了美国南部,正是因为棉花极强的适应性。因此,棉花的生产和加工,在经济性上便有了极明显的优势。

    可见,棉布所以能压倒麻布与丝绸,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成衣布料,并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助推燃料,绝非偶然。棉布的普及,是有着极深厚而合理的逻辑基础的,这是资本的选择,也是世界人民的选择。

    郭斌自然不懂得这么多知识,他自也不可能就棉布的优点说出个一二三来,可是他知道棉布推广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而且他怀念穿棉布衣服的舒适感。因此,他心中暗暗思量,考虑着如何才能将棉花利用到极致。

    看着郭斌出神的样子,董杏儿也是满脸无奈,可心中又极感自豪。无奈的是,这个郭斌竟一点儿浪漫的细胞都欠奉,虽然她并未曾听说过浪漫这个词语。而自豪的是,这个男子肯定又在想大事儿呢!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