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钱把她给卖了,第一次卖给廉君,第二次卖给了那个老太监,反正齐蓁连银子都没捂热呢,就被老太监折磨的生不如死。
在那之后,齐蓁不是没找过自己的娘家人,但她那些亲戚一个个仿佛吸血的水蛭一般,眼里头只有银子,根本没有她这个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老太监给了他们那么多的银子,这些无情无义的人又哪里会多管闲事呢?
想到自己改嫁后,廉肃没过两个月就死了,而廉伯元与廉仲琪都是娃娃,想必也都没了活路。
原本齐蓁是不信鬼神之说的,但重新回到十六岁这年,她便是不信也得信了。
这辈子她要行善积德,好好的过日子,省的再落得被人折磨而死的下场。
紧了紧钱袋子,齐蓁走出房门,去了大湾村里的一个大夫家,砰砰敲门。
“刘大夫!刘大夫!”
“来了来了!”院子里传来声音,刘大夫把门打开,看见了站在门口的齐蓁,不由愣了一下。
“你来干什么?”
大湾村民风淳朴,乡里乡亲的都熟悉的很,谁家出了什么事情,很快就能传遍整个村子。
所以齐蓁拿廉君丧事上收的礼钱补贴了娘家的事情,刘大夫自然是知道的。
面对刘大夫厌恶地眼神,齐蓁早就习惯了,也没理会,直接说:
“刘大夫,我那小叔子又发热了,麻烦您去给给他看看,再开几幅药来。”
刘大夫一听廉肃又发热了,也顾不上别的,直接提着药箱,就往廉家的方向赶去。
齐蓁跟在刘大夫后面,一起走进了廉家。
之前廉君病重时,刘大夫几乎日日来到廉家,所以对廉家十分熟悉,一进院子,就直奔廉肃的屋子。
房间里传出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木门被从外推了开,廉肃看着走进来的刘大夫,明显有些惊异。
“刘大夫,您怎么来了?”
刘大夫一看廉肃蜡黄发青的脸,暗道不妙,走到床前,一边给廉肃把脉,一边说:
“你嫂子让我过来给你看病的。”
听了这话,廉肃微微眯眼,他觉得齐蓁那个女人绝对没有这么好心,她视财如命,又哪里舍得给他花钱买药?
摸了摸两撇胡子,刘大夫直接站起身,在木桌前写下药方,交到了齐蓁手里。
“按着方子上的药材去抓药,三碗水煎成一碗水,再给阿肃服下。”
齐蓁点了点头,拿着药方,从钱袋子里掏出钱来,想要给刘大夫诊金,却被刘大夫给拒绝了。
“你们家现在也没有银钱,这些钱就留着给阿肃养身体吧。”
刘大夫看着齐蓁的眼神有些复杂,像是没想到这样一个贪慕虚荣的女人会突然转了性,不过齐蓁有些改变也是好的,起码廉家那三个小子的日子不会过得太苦。
听到刘大夫的话,齐蓁也没有矫情的让人家非收下钱,只是点了点头,便跟着刘大夫一起往外走。
大湾村里没有药材铺,但是因为村子靠山,家家户户都收集了些药材,卖到京城里,也能有些赚头。
按着药方买齐了那些药材,因为廉肃病的不轻,所以齐蓁光是买药,就花了将近一百文。
钱袋子里轻了一半,齐蓁这心里头甭提有多难受了,但每当想起来前世里廉肃因为没钱治病而早早离世,齐蓁就顾不上心疼钱了。
回到廉家,齐蓁按着刘大夫的话,用井水煎药,放在瓷罐中煮着,顿时厨房中就弥散着一股苦味儿。
廉肃已经两三天没好好吃饭了,以往都是廉肃做饭,这次他病的有些狠了,齐蓁却以为他在装病,所以就想饿饿他,却没想到病人的身体最是经不起折腾。
看着角落里的那两只老母鸡,齐蓁走到鸡窝前,被叨了两下,从草窝里摸出了三枚鸡蛋出来。
回到厨房,齐蓁走到米缸前,看着已经见了底的米缸,心里直发愁。
就剩下这么点米,恐怕还不够他们吃几顿的,何况大人能挨饿,小孩子身体弱,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哪里能熬得住?
如今正值八月,红薯已经成熟。
齐蓁生活的村子靠近京城,不算贫苦,但也不算富裕,大湾村里的村民们一个个在地里挖红薯当口粮。
这些人年轻力壮的,收获不小,以往都是廉肃上山挖红薯,齐蓁懒得很,自然不愿意出门干这种粗活。
但现在廉肃病倒了,齐蓁就算再不愿意,也得上山把一家人的口粮给弄出来。
背上了背篓,齐蓁手里拿着一把小的锄头,去了那片长满了红薯的后山上。
大湾村后山的红薯并非村民自己栽种的,而是天生地养,所以只要稍微勤快一点的人都饿不死。
齐蓁虽然只是个村里的姑娘,但因为懒得很,廉家人又厚道,根本没让她上山挖过几次红薯,不过她以前在娘家还是要做粗活儿的,按着以往的记忆,试探着开始挖了起来。
好在齐蓁也不是什么娇气人儿,有一把子力气,没费什么劲儿,就将一只红薯给挖了出来。
吹了吹上头的泥巴,齐蓁再接再厉,挖了足足一背篓红薯,这才往廉家走去。
一路上,不少人对着齐蓁指指点点,说什么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