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鉴!”叶青林喊了声。
杜鉴立马从外面冲进来,他对自己的主子反应极快,来到跟前冲着叶青林的后背拱手:“大公子,属下在!”
“秦书玉呢?”叶青林还是背对着。
杜鉴还没回话,秦书玉就从外面和杜鉴一样冲了进来,这两个,如今到哪都形影不离,好的跟穿一条裤子似的。
“大公子!”秦书玉连忙上前回话。
“明日一早,杜鉴去接运来的材料送过去两川口,还有后面的材料陆陆续续送到,你带人负责安置看管,秦书玉去招募工匠,最少招一千壮汉,不日开工修建庄园,要时刻交代手底下人,看着点工匠,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叶青林依旧面朝窗外,淡淡的吩咐着。
“大公子,这工匠的工钱给多少一天?”让他去招募工匠,总得和人家说工钱的事,秦书玉这么问算是细致,总不能等百姓前来问工钱了,他再来请示。
“一百铜子一天!按月结算!”叶青林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嘴角微扬,后面的杜鉴和秦书玉却看不见。
“这么多!”秦书玉和杜鉴同时喊了出来。
一百铜子一天,一个月下来就是三两银子,这好的活计,百姓怕是会挤破脑袋来抢,这确实也太多了。
想他秦书玉在侯府,一直就拿一两银子的工钱,这还是人人眼红的差事,后来跟着叶青林出生入死,叶青林没亏待他,时常打赏,他才不差银子,可这工匠一月能拿三两银子,的确让人难以置信,秦书玉甚至怕百姓也不信,会被吓到不敢来。
他们哪里知道叶青林的心思,如今的川口县,各乡各亭的百姓都在山上垦荒,根本抽不出空闲,按道理,叶青林修建庄园应该避开这段时日,等来年再开始修建,工匠也就满地都是,招一个工匠一两银子顶天,但他偏要在这年底就开始。
不是他银子多的没地方放,也不是不想让百姓去垦出属于他们的农田,而是要看谁做这个川口县的县令。
他的二弟,子俞,从小到大都这么顺利,叶闰卿活着的时候他还忍着,如今,就让他叶青林来看看这个二弟的能耐吧!
“照我吩咐的做!”叶青林笑意未退,背对着杜鉴和秦书玉,继续冰冷的笑着。
第二日,杜鉴一早带着人去县外等运送材料的车马队伍,秦书玉也带着一帮人,在县城的各条街道,屋头巷尾,贴着征募工匠的告示。
等这县城里的贴完,就派人去乡下贴,总之,叶青林交代了,要贴满整个川口县,让人人皆知。
对这工匠,并不是来者不拒的,叶青林要求的,是必须要壮汉,老人孩子免问,巧手妇人可以收一些做饭食,一个月给一两银子。
贴了整整半日,才把县城显眼的地方贴完,等晌午用过饭,便派人到乡下去贴。
刚回川口驿站,秦书玉等人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驿站门口就被城中百姓挤满,围的跟铁桶一般。
一个个眼里闪着精光,问去两川口做工匠是不是真的一个月有三两银子。
秦书玉只好放下饭碗,让人在门口搭了张台子,拿来纸笔,一边回应百姓的疑问,一边看到合适的,就让他把名字和自家的住址写下来,忙的秦书玉直咧嘴开怀。
想当年,他在桃源村,就是一个山村野小子,家里穷的叮当响,和妹妹吟儿饭都吃不饱,也曾梦想着当官,一朝翻身,居人之上,岂料天意难测,他没了功名,也曾意志消沉,但今日,被一群百姓拥着恭恭敬敬的问长问短,他感觉这和当差的官爷也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有满满的自豪感,不知道他叔花长亭看见今日的他,会不会有些许安慰。
工匠招募看起来似乎非常顺利,三两银子的消息迅速在城中扩散开来,秦书玉想着,这百姓之间的传播速度,可不止八百里加急呀哈哈哈!
日头西斜,这才半日功夫,就挑选出来一百多个汉子,都是二十到四十岁的壮汉,留下了住址,等着开工的时候告知一声,便会来指定的地方集中,不过就眼前这形势,就算秦书玉到开工之日不派人告知,这些应征的壮汉也会日日来驿馆问,什么时候能开工!
城中发酵了一天,县衙里的子俞和花泣才收到消息。
他们今日都不曾出过县衙,花泣傍晚时分在后厨才听见厨娘在议论,什么男人去两川口三两银子,当场就把她给愣住。
赶紧找到子俞,问明泫在哪里,两川口修建的是明泫的庄园,这家伙,竟然在这时候,花高价征募壮汉,这对子俞大约没什么,只是农户慢了一年才有像样规模的田地而已,可这对花泣来说,是个灾难。
花泣急急催问,子俞的脸色并没有比花泣好看多少,他不能告诉她,这事不是明泫在做,是他大哥叶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