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6章 前车之鉴(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库尔斯克会战的进攻时期先是一拖再拖,变成了强行进攻阵地站而不是闪击战;之后又在战局最关键的时候调走南线几个精锐党卫队装甲师用于应对盟军的登陆意大利,致使失去了堡垒战役获胜的最后一线希望……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的失败更多的是受制于军队和装备上的极度劣势,相当多的时候是拆东墙补西墙,迫于无奈,故不再一一讨论。不可否认,二战中德国许多错误的作战决策,是导致德军受到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如果德军的作战指挥体系能够健全运作、不受干扰的话,德军的成就理应更佳。

    别的国防军李默不敢保证,但李默绝对敢保证自己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不会受希特勒的越级指挥,李默也不会持宠而骄,反正李默的南方集团军群就这个传统,就连李默也是这样,下达了战略任务,制定攻占目标,怎么打第一线指挥官拿主意吧。

    4.武器装备:

    德军武器虽然性能优良,但是质量毕竟比不上数量,最后可能要淹没在t34坦克的群狼战术中。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此时已经有战略空军,有执行远航程大载弹量的战略轰炸机,可以执行战略轰炸任务,可以摧毁苏军后方原料产地、生产基地、物资中心,从而釜底抽薪。

    5.种族主义:

    历史上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还被看作是解放者。可是希特勒的种族政策却决定了他无法把被占领地的人民争取过来,斯拉夫人和犹太人都被看成是必须消灭的劣等民族。纳粹德国实行的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苏军战俘;一律处决苏军政治委员的命令;一个德国人死要让百个苏联人偿命的反游击措施,这些恐怖措施把苏联人推向了自己的敌对面,激起了苏联人民的反抗意志,给自己制造了无数的敌人。

    李默那份学术报告,就是委婉地告诉希特勒。千万不要使用历史上那一套民族歧视政策,这无疑是自寻死路的做法,李默在心里祈祷希特勒那固执的性格会听进自己的意见。

    6.战略资源:

    德国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战略资源匮乏。一战失利后又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战时所需物资大多要靠进口,如罗马尼亚的石油、挪威的铁矿。现在德国可以利用的几乎是整个欧洲的资源。但还是不敷使用,比如德国自己还要生产人造橡胶和人造汽油,虽然成本巨大,但不得以而为之。故在苏德战争中,对战略资源的掠夺将是德军的一个重要目标,某种程度上也会干扰了战略决策。如果战争旷日持久进行下去后,资源更会显不足。德军在战场上的失败又会导致资源产地的进一步丢失,从而加速了战败的颓势??

    李默可以根据自己分析出来的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在自己占领的地方执行,以便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优势更加突出。

    ……

    1940年4月20日凌晨5;30,德苏边境万籁俱寂,天空中的繁星已经隐藏到天穹之中,地平线以下的光线射入到天空,在映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