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夜晚来临,兵团四堡外的煤气灯被守夜人依次点亮,炫人的灯光顿时将这片荒凉的原野充斥得星星点点的。
大概因为这里是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场所,因此上头拨下了巨款,不但在这片荒凉之地上建起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校舍群落,同时也把配套设施搞了起来。比如,东岸煤气公司就为兵团四堡及邻近地区建起了第二代煤气灯系统,将周围照得亮堂堂的,成了荒原上著名的景致;比如,国家开拓总局还在这里出资修建了水库(改建的人工湖泊)、供水厂、上下水设施,让全堡两千多学生及教职工的生活更加便利,当然附近离得近的企业机构及一些村落也沾了光;再比如,交通部也表示了一下,目前正在修建通往红旗监狱的三等国道及通往石河子监狱的二等国道,耗资不菲,诚意十足。
总之,兵团四堡的设立,是在政府高层的直接关怀下建起来的,代价非常大的。毕竟,在一个要啥没啥的荒野上——现在兵团四堡周边目视范围内,大部分还是树林、沼泽和荒草甸子,动物出没其间,人烟稀少——修建一些象征着现代文明的设施,确实是要消耗很大资源的,由此也可看出政府对于这种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的极端重视。
兵团堡的学生,幼年入学,需要学习长达十年之久,每一个毕业生都是具备很高忠诚度的、技能娴熟的专门人才,有些类似后世的职校毕业生,但学习强度却比他们高很多,当然学习态度及学校管理方面的差别就更不用多说了,肯定不是一个层次的。
华夏东岸共和国目前一个四个兵团堡,前面三个都位于核心的东岸大草原上,每年稳定供应毕业生3000-4000人,都分配到了军队、政府、学校、研究机构及国营企业之中。他们从小接受包括东岸主义在内的各种教育,服从性好,对国家认同度高,是政府控制基层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执委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砝码——执委会最新规定,每个毕业的兵团堡学兵自动加入学兵团,服役两年后分配至地方,在这种政策性,算上兵团堡本身的学生,执委会可瞬间调集数千名忠诚勇敢且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学兵进京,拱卫首都的安全。
兵团四堡每年的招生名额同样是一千人,其中既有多方搜集来的孤儿,也有东岸出生的国民,大概各占一半的样子。因为才正式稳定招生没两年的缘故,目前学生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年龄也普遍比较小,因此全堡内外的岗哨、巡逻等事务,基本都委托给了轮流来此值守的民兵部队,且这种情况大概还要继续持续几年的样子,直到最早一批入学的学兵年龄普遍达到了16岁以上为止。
兵团四堡周围有一些自留地,面积不小,但多荒芜着。这是未来给学兵们集体劳动预留的,这也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精神和集体协作能力的最好方式。自留地旁边,则有两个分列左右的小村庄,大概各有几十户的样子,这些都是从本土核心地区移民过来的二代、三代国民,当然也有少许转正的非国民劳务工,但不是太多。
这些小村庄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给兵团四堡的学生、教职工们提供各种食品,毕竟从其他地方长途运来成本太高了,能就地解决的当然就地解决最好。当然了,在未来当这些村子的人口越来越多,村庄数量也越来越多的时候,它们存在的意义就又变了,即这些村庄会成为东岸人沿着肥沃的中央谷地继续向北推进的根基,资助着一个又一个东岸拓荒者北上,寻找他们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土地。
对比一下当年东岸共和国草创的时候,兵团一堡、兵团二堡什么的哪个不是建立在一片荒芜之上?现在那些地方都已经成了国家的膏腴之地,这都是广大拓荒者及兵团堡毕业学兵们一起努力建设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倒是有点能够摸清楚高层将兵团四堡设在蛮荒偏远的南智利地区的意义所在了:未来一旦扩张到此,不但后勤粮食基地有了,人口从外界迁移便是,就连这建设地方的干部和专业人才都齐备了,这效率自然就很高了!
当然此地的教育机构不仅仅就一个兵团四堡。因为本地木材、石材资源的丰富,一间由地区行署和东岸建筑材料公司合资兴建的建筑学校也正在兵团堡外围大兴土木。这间学校预计将招生一百名,学习内容包括如何伐木、采石及后期加工,特别是里面还有一些如何使用机床进行加工的内容,非常有价值。
现在的东岸,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人认识到知识就是财富这句话了。因此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各种知识,字认得少的去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识字的就学习更深入一点的,总之大家不再是以前那种懵懵懂懂的状态了,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历程告诉大家,知识就是财富,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而企业主们对工人这种学习的劲头也很满意,因为这很明显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降低因为不懂知识而对金贵的机器设备造成的损害。他们总是希望企业里的每个工人都有一些独门绝技,甚至成为一些技术大拿,那样即便日后他们会离开自己的公司另谋高就,在至少自己也能用他们一段时间,不是么?
虽然也有一些人认为工人学习了过多的知识后,他们的诉求会变得“很奇怪”,他们宁愿这些人浑浑噩噩地渡过一生,拿普通的工资,为他们普普通通地工作着,也不愿意这些人成为技能出色但满脑子“奇怪思想”的人。不过这类人的声音目前看起来似乎还是不够大,各种工业迅猛发展的共和国机会多多,国势处于明显的上升期,对人才的需求极大,故人们更愿意看到学习了更多知识的工人遍布全国。
建筑学校招募的学生大概一半是年轻人,还有一半则是中年大叔。他们多是以前丰谷岛上那几家“南铁系”木材加工厂的工人,这次被选中前来这个学校进行学习,学成毕业后也将就地落户,在这片新开发的土地上工作,继续从事老本行,为地方建设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些经验丰富的工人入学都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有小学文凭,或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