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十四章 海峡两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今天秋天法国北部的雨水格外多。从拉罗谢尔到南特,从布雷斯特到勒阿弗尔,从巴黎到敦刻尔克,没有一处不在忍受着泥泞潮湿的天气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商的歉收。

    农业歉收了,意味着法国人要花费额外的现金从外国采购粮食,这在法国迫害胡格诺教徒愈演愈烈,大量资金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渠道流出法国的情况下,多少显得有些艰难。毕竟,胡格诺教徒掌控的资金还是非常可观的,他们多是商人、银行家、航海家、熟练工匠、艺术家等社会中上层人士,本身就比较有钱,因此即便受到了迫害,即便法国政府下令不得协助任何胡格诺教徒离境,不得协助他们转移财产,但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还是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以至于大部分有钱有势的胡格诺教徒都安然离开了。继续留在法国境内受苦的,不过是那些充当农夫、水手、一般工匠的底层胡格诺教徒罢了,他们其实是没多少钱的。

    而这么多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到英格兰及联合省了,法国市场上的货币便有些不足,政府能够收到的税收也开始减少,因此无论是公还是私,都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从外界采购粮食——当然这么说有些夸张,因为法国有两千多万人口,创造的财富并不是什么小数目,不至于到了进口不起粮食的地步。但这方面用的钱多了,其他方面肯定就会少,比如军费开支什么的。

    不过,东岸驻巴黎大使林定之帮助法国人解决了这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他创造性地帮助法国人从黑海北岸介绍了价值超过一百万利佛尔的粮食生意,同时建议法国人继续在著名粮食产区叙利亚和埃及极大采购力度。奥斯曼帝国今年获得了粮食大丰收,因此虽然他们在战场上被打得有些狼狈,但终究地大物博,没有卷入战争的地区秩序还算安定,粮食生产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再加上今年天气给力,因此获得了大丰收。

    林定之通过高文刚得到了这个消息,然后便直接联系上了法国人,表示可以通过克里米亚汗国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一部分粮食缺口。法国人对这条路子也比较感兴趣,盖因多年来奥斯曼帝国一直对黑海比较重视,视作自己的后花园,轻易不让外人进来,除非你得到他们的特批。因此,能够进入黑海乃至亚速海的法国商人,其数量其实是很有限的,这就导致了对克里米亚汗国发生的一切不是很清楚的。他们只隐隐约约知道熱那*亚人、威尼斯人都纷纷在那里开设商站,采购粮食、牲畜,但究竟规模有多大,却并不了解,或者说他们懒得去了解。

    但这次他们发现,克里米亚汗国这个印象中骑兵比较彪悍的游牧国家,居然也能一口气甩出这么多粮食供应他们(据说还是在准备战争禁止太多粮食出口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草原民族,不是向来不会生产,比较缺粮么?克里米亚汗国,这到底是什么路数?难道这个国家全面转型了?是在东岸人的影响下完成的吗?

    不过不管怎样,东岸介绍的粮食生意帮了法国人很大的忙,同时也给克里米亚汗国带来了宝贵的资金。尤其是在这么一个剑拔弩张的时刻,他们获得每一笔金钱或物资方面的援助都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打赢战争的希望又大了一分。

    从黑海和白海运来的粮食被商人们运回了法国北部各个港口,然后再通过运河或公路分流到了各个城镇,销售到了饥饿的人们的手里。法国人曾经询问过东岸能够向他们转让蒸汽列车技术,帮助法兰西修建一条从巴黎通往斯特拉斯堡的铁路,但这被林定之毫不迟疑地拒绝了,即便法国人愿意给予东岸商品低关税税率的特权也不行,因为火车这种东西压根就不在本土商品出口的名录之内。

    不过,或许是为了安抚法国人,或许是真的对法国市场感兴趣,总之东岸人答应对法国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扶持,比如蒸汽机技术。众所周知,现在蒸汽机在英国已经应用得非常广泛了,且早就走出了矿山、码头之类的地方,开始向机械加工、磨面、锻锤等行当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英国人相比,法国这边的进度就要慢很多了,目前仍然只能在矿坑抽水、码头吊东西的低水平应用上打转,仅有的一些深层次应用也仅仅是大型磨坊拿来磨面罢了,远不如英国人玩得那么溜,因此这就造成了英法两国在生产效率方面的差距。

    或许目前这种差距还不是很大,法国人口也比较众多,因此在两国国力差距的体现上还不够明显。不过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及外来资本、技术和人口的注入,一直处于和平状态的英国人口的增长率是要超过战争不断的法兰西王国一筹的,因此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是,未来英法两国之间的国力对比慢慢会变得更倾向英国一方,这是毫无疑问的。

    因此,东岸人打算给法国人一点点礼物,那就是向他们出口国内早就淘汰的那种老旧的蒸汽机生产线设计,帮助他们照此重新订造一条全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