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谋划,种种调度,都是为了在三五日内取下长安坚城所做——这已是他认为落城的极限。
但因为曹丕的突然杀到,上述谋划统统作废,他上下求索而不得,万般无奈,只有退兵一途。
但姜维之语,仿佛帮他推开一扇窗,灵感妙思一时如潮水般纷至沓来,破局之策,隐约若现。
姜维打铁趁热,面朝马良,继续劝道:
「还有一桩隐节,曹丕于去岁冬季农闲时,发动了数十万大军南征,自以为可在来年春忙前便可旗开得胜,班师回朝,以免耽误春耕。但他到底低估东吴的实力,蹉跎至今,已是春末时分,再不回师,眼看这最后一茬庄稼便要下不了地了。换言之,魏国少了数十万民壮耕种。倘若我军真取了长安,后顾无忧,与曹丕对峙于潼关,时日一长,某以为,急得是他,而非我军!」
马良一拍额头,惊道:「幸得伯约提醒,这一节我却不曾理会。」
「此言有理!」
诸葛亮是个举一反三之人,知道汉军固然是孤注一掷,但魏军未尝不是强弩之末,表面上看魏军实力强悍,汹涌而来,又焉知其背后不是隐患重重呢?
一年之计在于春,倘若魏国真的误了农时,这一年必定饿殍遍地,届时别有用心者振臂一呼,各地叛乱迭起,强如曹魏,也当焦头烂额,应接无暇。
到时谁退谁进,还真不好说。
诸葛亮暗暗颔首,已然十分意动,但他又生性谨慎,没有必成把握,决计不会轻易点头,沉吟片刻,沉声道:
「破局的关键,还在能不能一夜攻陷长安城,只是我军并无一夜落城的把握。」
姜维笑了笑,说道:「事在人为,不放手一搏,又怎知没有机会?」
顿了一顿,倏忽收了笑容,朝着刘备抱拳正色道:
「我军只有一晚上的时间,倘若一夜不足以落城,待到天亮,便请陛下趁着潼关尚在,抓紧撤兵,臣愿领本部,誓死也要将大兄和潼关内的荆州兄弟接应回来。」
他两面劝说,其实就是在刘备力主的战与诸葛亮期望的退之间,留一个折中的方案,赌赢了,则全占关中,赌输了,汉军也有撤退的余裕。
诸葛亮兀自沉思不语,刘备已然连连点头,他忽面露苦笑,凄声道:
「孔明,季常,你们正当壮年,今夜若退,日后自有机会再等天下之变,但朕已过耳顺之年,这辈子辗转南北,漂泊无依,好不容易杀到此地,难道便要这样铩羽而归吗?倘若真的退了,只怕朕这辈子再也不能亲手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志了……」
这番话几乎用了恳求的语气,伴随着话音落下,只见刘备须发微颤,老态毕显,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陛下!」
这是诸葛亮从未见过的模样,心头一热,鼻翼酸楚,深吸一口气,动容道:
「既
如此,臣便竭尽所能,重新调度,今夜无论如何,都要搏上一搏!便看是我军先下长安,还是那曹丕先下潼关!」
******
半个时辰后,在众将翘首期盼中,刘备、诸葛亮携手踏入主帐,并宣贯了一套新的攻城方略。
刘备下发了第一道命令,着张飞、赵云、关兴三将领除了陇西铁骑外了所有骑兵支援潼关,骑兵对于今夜攻城,并无多大用处,用于驱驰支援边关,方能收最大效果,这一路援军人虽不多,但胜在兵精将猛,足以令关平多支撑上一段时日。
张飞嘿嘿笑了一声,慨然领命,赵云却心怀忧虑,月前刘备与匈奴决战时,曾亲冒弓矢,与敌短兵相接,此举虽能提振士气,但事后想想,仍令人生出一阵后怕。
但他素来是个服从的性子,闻言只得抱拳凝重道:
「臣不在陛下身边,还望陛下好自珍重,攻城诸事自有将士出面,陛下万不可重复浮山故事!」
这番话引起张飞的回忆,闻罢,盯着张苞,接过话茬,厉声喝道:
「苞儿,你身为虎贲首将,务必护得大伯周全,若少一根头发,老子唯你试问!」
张苞大声应下,刘备却摆了摆手,示意休要小题大做。
随后,刘备下达了第二道命令,令白耳、虎贲、虎步、无当、飞军诸部按照既定部署,即刻准备,连夜攻城。
众将眼看大功近在眼前,早已按捺不住,夜袭长安的命令一经传下,帐内欢声雷动,众将摩拳擦掌,势要在这一夜的光景里争出个长短来。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