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咀,深夜下班时天星小轮已停航,要改乘俗称“哗啦哗啦”的电船仔渡海。每当他们深夜下班时天星小轮早已停航,只好改乘电船仔渡海,但每次要等齐六个人才能开船,船费比较便宜。如果要即到即开,需要包租费三元。他们夫妇宁愿捱着深夜凉飕飕的风等待,也不愿包船过海。咖啡、渡船不过是其中两个平常的故事而已,当年的艰苦可想而知。
倪框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渣庸的武侠小说。”当时渣庸的武侠在《商报》上连载已拥有大量读者。许多人为了看渣庸武侠,开始关注《明报》。慢慢渣庸的武侠小说打稳了《明报》基础,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
60年代东南亚战火为渣庸的出人头地提供了机会,渣庸拯救《明报》也靠的就是这个时候的社论,特别是美越战争事件的报道社论。由于事件敏感,《大公报》、《文汇报》等报不敢得罪美帝,都不予报道,《明报》却“莽莽撞撞”,大声疾呼,从是年5月12日起,几乎每天都作头版全版报道。此时,《明报》才开始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美越战争结束之后,《明报》一改报格,从一份侧重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的“小市民报章”,提升到一份为读书人、知识分子接受的报章。1962年7月销量跨过3万份。到1963年,《明报》已完全摆脱财政窘境,平均日销量是5万份。
“十年风云”为《明报》树立了“言论独立”的形象。当时《明报》开辟“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关华夏大陆的消息,满足了香江人对大陆一无所知的需求。正是在“十年风云”中,《明报》成为报道华夏消息的权威。也从此开始,渣庸成为自由知识分子的偶像。基于延续华夏传统文化的考虑,渣庸1966年创办《明报月刊》,自任月刊总编。后胡菊人出任总编,长达十三年。胡菊人将《明报月刊》经营成一份综合性的高水准读物,形成了一个全球高级学术刊物。 1968年,又创办《明报周刊》,经数年发展,也成为香江历史最悠久、最权威、销量最大、读者层面最广的娱乐周刊之一。
1988年《明报》日销量已是11万份,1989年跃升到18万份。除了《明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外,明报机构尚有一份《明报晚报》。渣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91年1月23日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当年3月2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明报集团1990年度的盈利高达七千万元,到1991年度接近一亿元
渣庸心想:难怪这个半洋人整天泡在女人堆里,还能创下偌大的家业,此人的眼光实在犀利。
本来不打算把《明报》卖给王杰的渣庸,现在居然有了一点点兴趣,他说:“《明报》是拒绝一切政党和团体的,严守自由中立,走持平和客观的办报路线。威廉先生,如果我没记错,你在华夏跟那位伟人是忘年交吧?”
“可以说是知己。”王杰很干脆地承认下来,“准确地说,我和邓公都是一类人,我们都是一个支持国家统一富强的民族主义者。国家、民族和个人合法利益至上,至于执政党,我把它理解成为一个职业经理人。这个职业经理人干得好,我会鼓掌,干得不好,我会批评。我不会昧着良心帮任何党派团体歪曲事实,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你看我旗下的电视台和报纸,从来都是执中、客观的报道新闻,因为说华夏大陆坏话假话的媒体实在太多了,才显得我有些另类而已。”
渣庸默然饮着咖啡,似乎是在琢磨王杰的话有几分可信度。良久,他说道:“威廉先生,我原则上同意将《明报》卖给你,不过你要给我一份书面保证。”
王杰笑道:“那就谢谢渣老成全了。过一段时间我会将我在香江旗下的所有报纸进行改革,希望渣老能够给予监督指正。”
“什么大改革?”渣庸好奇地问,他不认为王杰是在小打小闹。
王杰道:“足以影响香江报界现状,甚至改变香江传媒格局的大动作。”
渣庸皱皱眉头,随即点头道:“那好,我就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