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发出了第一个指令,之前的开机自检,陆川还是不放心。
火星立即执行,生产线又是运作起来。
数分钟后,几处需要调整的位置,形成了AR光影,呈现在陆川的面前,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案。
陆川在调试后,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准备制造第一个机器人。”
陆川发出了指令,火星执行,可是第一个机器人,需要陆川自己动手,毕竟原料的投入等等,目前只能是由陆川来办。
将合金原材料码整齐放进到了传送带,材料直接传送到了机床中心,自动化之下,将材料进行了固定,然后根据机器人数据,机床中心运作起来,对这一些材料进行加工,形成了机器人所需要到的零件。
机床中心由十组加工机床组成,可以同时对十组材料进行加工。
这一种加工速度很快,三个小时,数百个大小的零件便被加工出来,然后传送到了下一个加工中心。
在这里,这一些零件又会细化进行加工。
陆川将大量的数据线,还有电子产品,各类芯片放进到了加工中心处,由里面的加工臂接收后,在这一些零件传送到达时,一些电子元件也已经组装好了。
如同流水线一样,生产线的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一项工艺。
到了这一步,不需要陆川再做什么,全程只需要看着一只机器人是怎么诞生的即可。
零件运送,最后统一到了组装车间。
若大的车间几,数以百计的机械臂,将这一些零件不断按着图纸组装起来,渐渐形成了一只高在一米七的机器人。
没有仿真化,而是真正的钢铁机器人。
从一个架子组装出来,然后是大量的电子器件组装上去,然后数据的连接。动力系统、平衡系统、能源系统……整个机器人被机械臂操控着。
等到所有的内部结构都完成后,才是开始安装金属外壳。
从组装车间出来,便到了程序植入车间,在这里,机器人的系统会被激活,然后植入智能控制程序,使它具备初级的智能。
陆川就在车间的窗口上盯着,随着一个尖锐的机械手臂伸出来,插入到了这一个机器人的后脑勺位置,进行数据传输时,陆川都没能放松。
这一切,陆川都没有经历过。
地球的机器人技术,老实说和这里的机器人技术相比,根本就是个渣。
不管是动力,还是机器人系统,能源系统等等,都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这个机器人采用的还是电池做为动力,但它拥有扩展,可以在之后更换小型核能核心。
智能系统的植入和激活,只是十几秒便完成。
这一个机器人之前闭着的电子眼,却是睁开,它只在这里呆了几秒,便被送到了测试车间。
在这里,大量的指令会让机器人执行,需要它完成。
整个过程,陆川都盯着,直到它在测试车间被送了出来,然后站到了陆川的面前。
“老板您好,A1向您问候。”第一台制造出来的机器人,编号A1,它出现在陆川的面前时,发同了电子声。
陆川点头,指着不远处的原料:“A1,执行生产命令。”
“A1明白。”
A1大步向着之前陆川放着原料的地方走去,然后用它的机械手臂抱起了这一些合金材料,投放到了传送带上。
新的制造,又是开始。
万事都是开头难,陆川需要亲力亲为,制造出第一只机器人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只要陆川的指令不更改,制造材料还足够,这里将源源不断制造出机器人来。
而这一些机器人,则会在智能管理程序的管理下,投身到个个岗位上,让这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制造足够多的初级机器人,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从零开始,开发打造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从采矿开始,到冶金……这一个过程,需要陆川提供许多的东西,比如前期无法制造的原料等等。
单是完整的工业体系,便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可是随着第一个机器人的出现,陆川相信,这一个计划会一点一点完成。
陆川就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一个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不断将材料按需进行投放,然后检查生产线的生产情况等等。
随着忙碌,第二只机器人被制造出来。
不需要陆川再发出指令,这里的管理系统,立即将这一只机器人派遣过来,由一只机器人变成了两只机器人在忙碌。
生产线的效率,开始提升。
十个材料加工中心开工,无数的零件被加工出来……
这一条制造生产线的效率,一天便可以制造大约两百只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