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也不急着走。正好与他见一面,当面叙叙旧!”
苏韬见窦方刚嘴上虽对宋思辰各种挑刺,但内心却是很感动,在这一条相同道路上,两人共同竞争,并肩而行,因为共同的理想才走到一起,只可惜,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却缺少一个类似于这样的人存在。
王国锋气量太小,天赋不够!
金崇鹤医术不错,非我族类!
不过,天才的路,注定孤独,必须要有一颗坚韧的心。
窦方刚随后从自己的行医箱里,取出了两本封面泛黄的笔记本,他笑着说道:“既然收你为徒,肯定要传授你一些东西。这几个笔记本是我五年前整理行医笔记,摘录的一些精华内容,现在时不时地还会翻一翻,现在就交给你保存了。”
行医笔记对一个中医而言,犹如剑客的剑,人在剑在,剑忘人亡。窦方刚将行医笔记给苏韬,这说明了他的诚意,绝不是虚有其表的师徒之名,而是希望自己的医术后继有人。
苏韬连忙恭敬地伸出双手,从窦方刚接过他的行医笔记,道:“我会认真读的!”
窦方刚在苏韬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一下,哈哈大笑道:“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年轻时的影子,只要与医学有关的东西,眼中会肆无忌惮地放出饥饿感。我对你很放心!”
苏韬让人意外,窦方刚没有半点平时的严肃与顽固,把自己多年的从医心得毫无保留地与苏韬分享。
比起爷爷苏广胜的笔记,窦方刚显然站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他的医术水平及身份地位,决定他的眼界更加宽阔。
宗师级的名头也非浪得虚名,很复杂的理论,在他的口中,变得再简单不过。
总而言之,苏韬受益匪浅。
两人在问诊室里聊了一宿,连吃饭都在里面匆匆解决,直到第二日天明破晓,两人才结束了师徒对话。
如同窦方刚所料,宋思辰第二日午时也赶到了合城分店。
在窦方刚的催促下,宋思辰与苏韬也进行了简单的拜师仪式,苏韬两日之内,多了两个中医师父。
窦、宋二人,都是苏韬由衷钦佩之人,对自己的帮助,他早已感恩于心,两人也早已将苏韬当成自己的弟子,有了这一层关系,苏韬在中医界有了背景和根基。
虽说不能与王国锋这样的中医世家——“一门两御医”相提并论,但苏韬也算是师出名门,无论走到哪儿,提起窦宋两人的名声,都会对他刮目相看。
社会就是这样现实,别人评价你,首先是因为你的出身,其次才是你的实力。
“原本打算晚一点再收苏韬为徒,主要考虑他一旦参加国医选拔,咱俩就得避嫌了。”宋思辰复杂地看了一眼窦方刚,暗忖这老家伙坏了自己的计划。
“以苏韬的实力,通过国医选拔不难!”窦方刚自信地说道,“我这么做,也是给苏韬增加底气和含金量,否则国医资格初步审查,恐怕就会被刷下来了!”
宋思辰也点了点头,国医的资格审查非常严格,会调查参选人员详细背景,即使身家清白,如果不是出自名门,也很难通过初审。
宋思辰望了苏韬一眼,道:“夏德春已经推荐你参加今年的国医选拔,尽管时机不成熟,但是我觉得你应该挑战一下自己。”
苏韬笑着点了点头,“我会努力准备,绝不会让两位师父失望!”
医王大赛,异军突起。
全球医学峰会,力压韩医。
对于苏韬而言,参选国医选拔,成为下一个想要面对的困难。
华夏地大物博,藏龙卧虎,每个参加国医选拔的人,都是医学界最优秀的人才。而且,国医选拔,不仅要面对中医人才,还有应对西医精英,难度比起此前的各种困难更大。
窦方刚和宋思辰相视一笑,两人很有默契,对于苏韬而言,现在需要一块很好的磨刀石,让苏韬感受一下挫折。
因为苏韬走得太过于一帆风顺,两人都觉得苏韬要放缓速度,沉下心来,把更多精力放在医术的提升上。
两人的心情也能理解,他们在暮年终于见到了中医崛起的希望,生怕会出现仲永之伤,大好的一棵苗子轻易夭折。
既然宋思辰大老远来合城一趟,苏韬也就没有理由客气,索性邀请宋思辰也义诊两日。
宋思辰知道苏韬的心思,义诊是假,这是间接请自己传授他技艺,他性格比较随和,自然不会吝啬。